第1495章 差距

    第1495章 差距 (第2/3页)

事实就是如此。

    你国内的明星再有名气,到了米国和欧洲就是不管用。

    对当地的观众来说,完全是毫无知名度,粉丝效应基本为零!

    如此一来,电影对当地观众的吸引力可想而知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拼电影的质量了。

    但华语电影如果刨除明星之后,身的质量多半比不上好莱坞本地商业片,加上语言的障碍,自然无法构成对米国和欧洲本地观众的吸引力。

    想到这里,杨铭感叹了一下,还是要造星啊!

    不仅在国内和东亚范围内造星,更是要把战场扩大到全球范围内。

    不然以后华语电影面对好莱坞的时候。

    人家好莱坞随便拿出一部电影出来,里面的明星都要比国内明星名气大,甚至还要比国内明星对本土观众的吸引力大。

    那样可就尴尬了!

    这种事情杨铭在前世经的多了。

    而且还不是一次两次。

    在前世。

    像这种情况是出现在港片最辉煌的时候,但凡只要打上港片的印记,就是要比内地电影好!

    接下来就是入世之后,好莱坞的大片汹涌而入,经过十几年的市场培育,好莱坞的绝大部分明星在华夏拥有的票房号召力,可是要比本土明星大多了。

    有时候想想就是一种悲哀。

    港片那就算了,这是自家人;好莱坞破门而入,那也没办法,两者实力相比完全就是碾压式的;最后就连棒子也来国内娱乐圈耀武扬威。

    国内的粉丝为了韩星,甚至连饭都吃不上,还要去支持他们的偶像。

    真是太可笑了。

    堂堂大国,下一代竟然为小小岛国如痴如醉,怎么不让人感到心痛呢?

    不怪国内的粉丝,毕竟他们喜欢谁有他们的自由;不怪官府,毕竟对于官府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永远都是民生大计。

    杨铭只是痛恨那些永远喜欢窝里斗,面对外敌却总兵败如山倒的大佬们。

    他可不希望前世的史,在今世再次上演。

    好在随着他数部电影在全球大卖,也捧红了数人。

    像杨超伟、牛华等人也都在国外的电影市场有了一点票房号召力。

    现在哪怕没有杨铭的剧本,他们也能接到国外的剧本。

    很显然。

    他一直以来的造星计划还是有成绩的。

    哪怕这些人并不全部都是梦工厂的旗下艺人,但杨铭还是认为非常值得。

    一个行业不是靠某一个人能够撑起来的。

    除了明星票房号召力方面的问题,另外那就剩下文化差异了。

    对这,杨铭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好在相比前世,因为华夏国力强盛的缘故,这种差异并不是不能跨越。

    说到底,所谓的文化差异,那还是文明之间的竞争,占优势的一方显然不会接受弱势文明的规则。

    只要国家足够强大,在全球说一不二。

    再大的文化差异,那也要照强势一方说的办。

    前世米国不就如此吗?

    什么民主、和平、自由!

    其实,那就是属于胜利者的价值观,与正确无关!

    好在今世华夏代表了民主和平自由。

    杨铭在纸上了不少东西,随后他又整理了一下,弄成邮件,给刘信盛发了过去。

    日后梦工厂拍摄的电影,想要在国外广泛取得好成绩,除了电影质量本身外,还需要大量的明星来支撑电影的票房成绩。

    那么就需要造星。

    如此一来,那么公司旗下艺人的发展,现在就有目的性的挑选出适合打造全球性明星的人选。

    为未来的发展开始铺路。

    杨铭发完邮件之后就去睡觉了,明天他要起早去公司看一下,然后就会和苏苏开始一周的旅游,旅游结束后,就会立即进入《龙鹰坠落》剧组。

    只是他没有想到,《梁祝》在国外的票房成绩传到国内之后,各种争议在今晚进一步发酵。

    电影圈的一个知名人士忽然站了出来,在围脖上义正辞严的批评杨铭拍摄的《梁祝》。

    “不能否认电影的配乐确实很出色,但剧情的改编,完全背离了流传了几千年的梁祝传说;为了迎合市场,导演竟然在设置了同性恋的情节,简直侮辱了梁祝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虽然这部电影在国内票房成绩很好,但票房成绩不能代表一切,现在的年轻人取得一丁点成绩,就显得非常浮躁,不顾电影的规律,去拍一些哗众取宠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