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意料(下)

    第二百七十章 意料(下) (第2/3页)

下去,顺着十一娘的话道:“滨菊毕竟是你屋里头一个出嫁的。”

    文姨娘听着附合道:“是啊,是啊!我们屋里有好几年没办过喜事了——我还准备去帮帮忙呢!”

    徐令宜没有做声。

    文姨娘眼睛一转,笑道:“夫人,那万大显的父母都在庄子上。他们初来乍道的,认识的人不多,地方又偏远,来来去去不方便。我看,夫人不如在管事们住的群房那边给他们腾两间厢房做新房,婚事就在府里办了。吹吹打打地,多热闹啊!”

    滨菊见大家议着她的婚事,悄悄退了下去。

    “我看还是照万家的意思娶到庄子上去吧!”十一娘笑道,“万家在庄子上安了家神,在我们府上办婚事不大好。何况滨菊是去做人家的媳妇,又不是请个菩萨在家里供着——这样万事还没有开头,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以后婆媳妇之间十之八、九会为这些事生罅隙。”

    “哎呀!”文姨娘听了笑得更灿烂了,“还是夫人贤淑。我只想着怎样帮滨菊姑娘长脸,却没想到这茬子事上去。”她说着,飞快地睃了徐令宜一眼。见他目中含笑地望着十一娘微微颌首。不知道为什么,她心中一凉,说话就有些心不在焉了,“……反正以后有的是机会……现在到不必为这些事和婆婆闹得不愉快……”

    所以到了二月二十五铺嫁妆的那天,她给十一娘请过安后就去了金鱼巷——按规矩,婢女出嫁之前都会回到自己家里,是不能从主家院子里出嫁的。像滨菊这样没有父母在跟前的,或是拜了哪位管事妈妈做干娘,在干娘家里出嫁,或是到外面租个房子暂时当新房。十一娘两样都没有采用,而是把滨菊安排在金鱼巷出嫁。

    金鱼巷里张灯结彩,刘元瑞穿了崭新的宝蓝色杭绸衣裳在门口接待客人。看见文姨娘的马车,亲自迎上前来做揖,卸了门槛让马车进去。

    内院是刘元瑞家的在主持大局。

    她穿了大红绫袄,头上插了双喜字鎏金簪子,喜气洋洋的。

    “姨娘可真是稀客!”刘元瑞家的上前给文姨娘行礼,上前半步帮她带路,“杜妈妈、田妈妈、万妈妈和竺香姑娘都在东厢房喝茶……”

    文姨娘脚步微顿:“杜妈妈来了!”

    刘元瑞家脸上堆满了笑:“来了,来了,今天天刚亮就到了。田妈妈、万妈妈是和她老人家一起来的。反倒是竺香姑娘迟了一步。说是夫人有话要她带给滨菊姑娘,所以迟了。”一面说,一面将文姨娘引到了东厢房。

    那边乔莲房怏悒地推开了绣橼手中小碗:“先放一放,我等会再喝!”

    “小姐!”绣橼哀求道,“您刚才也说等会再喝……您得快些好起来才是!”

    “好起来!”乔莲房大大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好起来有什么用。侯爷根本不愿意见我。”泪珠划过苍白的面孔落在了月白色的小袄上,留下一个浅浅的泅印,“还让十一娘把我我拘在这院子里,不准离开半步……”

    绣橼听着眼神一暗,端着药碗的手也有些无力地收了回来。

    “他一定还在怪我。怪我把孩子弄没了!”乔莲房说着,伏在枕头上哭了起来,“我怎么知道那药不能多吃……”

    绣橼也落下泪来。

    好不容易拿银子打点吴太医帮着给太太送了信去。太太又请动了乔夫人亲自送来了长春道长的秘药……当时她们都以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