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尊王攘夷

    第三十九节 尊王攘夷 (第3/3页)

公便在管仲的辅佐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并最终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就连孔子都在事后评价,"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在场的多是读书人,蔡吉话说到这份上已足以表明她的立场。所以下一刻蔡吉回过身,拍了拍曹丕僵硬得已然发抖的肩膀,在其耳边轻声细语道,"子桓,随孤回侯府。"

    郭嘉和崔琰远远望着蔡吉将曹丕自尊经阁平安地带出。脸上的表情是各不相同。郭嘉是满含欣慰笑意,崔琰则皱起了眉头似乎另有心事。

    眼见蔡吉登上了马车,崔琰长叹了一声,扭头朝郭嘉苦笑道,"尊王攘夷...未曾想奉孝竟有效仿管仲之心?"

    "崔老莫要误会。嘉先前给主上的是漠北战报,并非应对之策。"郭嘉摆了摆手撇亲道。

    不过崔琰显然有些怀疑郭嘉的说法。却听他半揶揄着反问道,"如此说来,尊王攘夷岂不是主上灵光一现?"

    "并非灵光一现,而是主上深思熟虑之策。"郭嘉摇头道。对于崔琰的这种反应郭嘉并不陌生。当初贾诩刚来齐营时也曾怀疑蔡吉的能力,并试图左右蔡吉的核心决策。但在经过曹蔡联姻之战后,贾诩已然认识到蔡吉是个胸怀大志有着明确目标的诸侯。所以现在贾诩只在战略战术上为蔡吉出谋划策,不再谋求控制蔡吉。郭嘉相信用不了多久崔琰与田丰也会明白蔡吉并非是他们能掌控的诸侯。想到这里郭嘉便向崔琰劝慰道,"好歹此番未出人命。"

    对崔琰来说,这次诸生闹事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之外,但并不代表他事先就没有听到过一点风声。相反早在衣带诏爆发之前,身为冀州名士的他便从好友之间的书信中嗅到了一丝异样。只是崔琰没想到河朔的士子竟敢以此等激烈的方式来胁迫蔡吉。而更令崔琰惊讶的是,蔡吉不仅置身控制住了场面,还成功借机向士林宣告了她"尊王攘夷"的宣言。崔琰相信经过今天这场骚乱,河朔士林从此以后不会再为曹蔡联盟诟病蔡吉。所以这会儿听罢郭嘉所言,崔琰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主上确实为人睿智宽厚。"

    此时此刻感叹蔡吉宽厚的可不止崔琰和郭嘉两人。站在不远处看了大半天热闹的孙权,眼见蔡吉平静地离开尊经阁,同样也是感慨万千。话说孙权今日本来也该在尊经阁内与曹丕等人一起抄书,只是自打鲁肃回东吴后,孙权的作息多少有些混乱。所以当睡过头的他匆忙赶到尊经阁时,经阁底下已然聚集了大量前来找曹丕晦气的士子。

    本着君子不立危樯之下的原则,孙权并没有贸然冲上去,而是混在人群之中伺机而动。毕竟孙权看来自己虽与曹丕碰过几次面,却终究谈不上很相熟。更何况曹丕要是真死了,曹蔡联盟必然瓦解。到那时候自己或许还能在东莱浑水摸个鱼,甚至取代曹丕的位置达成孙蔡联盟。只可惜尊经阁下的剧本并没有按孙权的想法一路演下去。蔡吉的及时出现阻止了曹丕与诸生之间的械斗,也让孙权丧失了在暗中下黑手的机会。

    不过更令孙权感到意外的是蔡吉对诸生的处理。在孙权的印象当中东吴曾不止一次爆发过此等规模的士林集会,每一次他大哥孙策都会以极其强硬的铁腕予以镇压,不死上个把个人根本不会结案。那时的孙权坚信如果自己坐在大哥的位置上也会像大哥一样选择屠戮。因为上位者决不能允许底下有人公然结党。可是这一次蔡吉并没有用孙权所熟悉的武力来镇压士子,而是亲自出面说服了士子接受她的理念。蔡安贞每一次都能以理服人吗?若是下次她无法说服对方,她又会不会举起屠刀?这一刻,孙权忽然觉得他对蔡吉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