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节 辰韩之稻

    第九十八节 辰韩之稻 (第2/3页)

,那曹蔡之间的争斗输赢还未可知。当然这对东吴而言并不是件坏事。相反一旦曹操和蔡吉反目。这两家斗得越久对东吴就越有利。若是能趁机将蔡吉拉入孙刘联盟一同对付曹操那更是妙不可言。

    一旦打开了思路鲁肃的提问也跟着有的放矢起来,“不知蔡安贞可否知晓。曹孟德趁其受困辽西之际纵容曹军蚕食齐境?”

    “如何不知。齐军上下对曹军落进下石之举早已怨声载道。”孙权点头证实道。

    鲁肃继续追问,“那依公子所见曹家子可讨齐侯欢心?”

    面对鲁肃冷不丁地一问令孙权心头没由来地一紧,继而警惕地反问道,“子敬何出此言?”

    鲁肃却是开门见山地直言道,“余以为二公子与齐侯年纪相仿,门第相当,实乃天作之合。”

    倘若是在半年之前孙权定会欣然附和鲁肃的进言,并卯足劲誓将蔡吉追到手。可眼下只要一想起曹丕那苦逼的境遇,孙权哪儿还敢心存江山美人尽收囊中的妄想。这不还未等鲁肃进一步鼓动,孙权便赶紧撇过头支支吾吾地敷衍道,“此…此事事关重大,权……权怕是难当重任。”

    眼瞅着孙权对自己的提议推三阻四,鲁肃多少有些失望。不过考虑到蔡吉终日抛头露面如男儿一般与各路诸侯争夺天下,至于三从四德、贤良淑德那更是一条都不沾。鲁肃倒也能理解孙权的想法。毕竟蔡安贞这等奇女子固然堪称当世英杰,却绝不会是个好妻子。所以就算其坐拥万贯家财又权倾一方,但天下间真正敢娶她为妻的男子却是廖廖无几。可鲁肃并没有就此罢休,只见他微微沉吟了片刻后自言自语道,“瑜公子尚未成婚,亦是良配。”

    鲁肃所说的瑜公子指的是孙权叔父的次子孙瑜。孙瑜比孙权大五岁。已追随孙策、周瑜南征北战多年。除了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还很爱读古籍,时常会请东吴的学者来为部将的子弟讲学。然而孙权并不认为自己那位好学的堂哥能完成鲁肃的设想。通过近半年来同蔡吉和曹丕的接触,孙权已然意识到此两人之间的婚约无关男女之情,更不单单只是为了维系曹蔡两家的盟约。

    于是为免鲁肃继续胡思乱想,孙权直接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曹蔡婚约乃御赐钦点。若非天子撤回旨意。蔡安贞不会毁约。”

    “此话当真?”鲁肃诧异地抬起了头。

    “此乃蔡安贞亲口所言。”孙权颔首证实道。

    “天子旨意?蔡安贞会是那等作茧自缚之人?”鲁肃皱起眉头语气满含狐疑。

    其实那天蔡吉当众宣布她会遵从皇命坚守婚约之时候孙权其实并不在场。而他也和鲁肃一样不相信一个能从袁氏手中夺下大半个河北的女子会真的愚忠于汉室。但孙权可以确信蔡吉是一个权欲极重的女子,亲情也好爱欲也罢都不能阻止其对权势的渴求。既然如此那离间蔡吉与曹丕的关系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想到这里,孙权摆了摆手冲着鲁肃坦言道。“蔡安贞会否为汉室作茧自缚,权不得而知。然则其必不会为一纸婚约束手束脚,无论是曹蔡,还是孙蔡。”

    孙权的一番独到见解让鲁肃再一次对其刮目相看。与此同时鲁肃也收起了撮合孙蔡联姻的心思。转而点着头附和道,“二公子言之有理。有道是远交近攻。蔡安贞若真有逐鹿天下之心,其终会与曹孟德反目,而同东吴交好。届时还需二公子出面牵线搭桥成就孙蔡之盟。”

    所谓远交近攻,乃是战国时秦国宰相范雎为秦国策划的一种军事外交策略。即和远方的国家结盟。而与相邻的国家为敌。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国时腋之变,又使敌国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不过此策略仅适用于实力相当的势力。倘若一小国与一大国相邻。两国实力相差悬殊,小国不与大国交好。而是隔着大国上窜下跳着与他国玩远交近攻,结果可就没那么美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