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节 吾之子房

    第一百零四节 吾之子房 (第2/3页)

奏表,激动得喜不自胜。须知自曹操迎天子入许都至今,荀彧是第一个由曹操亲自上表推荐封侯的曹营将官。此等殊荣便是曹仁、夏侯渊等与曹操有血亲之缘的大将都还不得享。足见荀彧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非比寻常。

    然而作为当事人的荀彧脸上却没丝毫喜悦之情。此刻的曹营上下依旧在紧锣密鼓地为东征孙策做准备。也就是说曹操驳回了荀彧的进谏,只不过这次的反驳方式由推心置腹的书信往来变成了华贵的万岁亭侯头衔。

    曾几何时曹操对荀彧可谓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荀彧至今尤记得在官渡之战最为艰苦的那段岁月里曹操写给他的每一封信,那些信上有曹操的抱怨,有曹操的忧虑。甚至还有曹操的恐惧。而荀彧则用他的智慧与包容,通过一封封书信不断地安抚鼓励曹操熬过那段黑暗的日子。

    昔日他是他的主公。他是他的子房。

    今日他贵为丞相,他亦将受封亭侯。

    君还是君,臣还是臣,一切看似没变,却又好似物是人非。其实早在天子发出衣带诏之前隔阂的种子便已埋下。原本荀彧以为曹操放任衣带诏事发是为了将天子身边的帝党一网打尽。可末了他却发觉曹操所图远不止于此。

    最直接的证据便是衣带诏事发之后没多久便有人密告辅国将军伏完与董承等人一起矫诏谋反。伏完是当今皇后的父亲,明眼人都瞧得出所谓的告密者乃是冲着废后而来。那时坊间有关曹操谋害董妃母子的流言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倘若再强行废黜伏后那无疑会彻底激怒天下世人。毕竟伏完平日为人谨小慎微,伏后在宫中之中亦是以贤淑仁明著称。于是荀彧便连同吴硕、孔融等人一起上书为伏完求情。曹操倒也没有多加坚持,没过多久便以查无实据为由放了伏完。只是自那时起荀彧发现曹操不再与他推心置腹,并开始逐渐偏离他为曹操制定下的战略方针。

    须知曹操昔年起兵之初对未来局势并没有明确认识,而是像许多小军阀那样四处游荡出击。期间他先是在兖州杀了九江名士边让,后又因为报父仇攻打陶谦屠戮徐州。从而得罪了中原大批世家大族,并最终酿成陈宫、张邈迎吕布入兖之变。面对此等危局,荀彧果断对症下药,向曹操提出“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战略方针,并详陈击破吕布的战术安排。没过多久他便助曹操将吕布驱逐出了兖州。经此一役曹操开始依照荀彧定下的“深根固本”方略,在兖、豫一带收编军队,兴办屯田。招揽士人。特别是协调与大族之间的关系。以及遣使入关贡奉的两项举措,让曹操的名声日渐显著,并最终从诸多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成为奉天子以令诸侯的一方霸主。

    然而自打袁绍伏诛之后,曹操开始以雷厉风行的手段整治地方豪强,此举令他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日渐恶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衣带诏事发也可视作为世家豪强对曹操的一次反抗。诚然曹氏父子最终以雷霆手段平息这次事变,但那些时代显赫的家族又岂会就此善罢甘休。在荀彧看来曹操在后方未稳的情况下连续动兵征荆伐吴。无疑与“深根固本以制天下”的方略不合。可是没人去劝阻曹操,甚至就连公达都选择了妥协。

    孟德。彧还是汝之子房乎——荀彧的嘴边浮起了一抹无声的苦笑。旋即他便将曹操的奏章与一旁一堆留中不发的奏章摆在了一起。所谓留中不发指的是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眼下汉帝刘协已成笼中之雀,于是奏章的实际审议人便成了荀彧。

    荀恽当然知晓奏章放在那里意味着什么,大为不解的他脱口而出。“父亲这是……”

    “留中不发,上表不受。”荀彧边说边将一张东莱纸平铺在了案牍上。

    看到父亲果真是在铺纸研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