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节 我之为我
第一百零五节 我之为我 (第3/3页)
势,以及林飞凝重的神情。蔡吉忽然心念一动,当着众人的面拆开锦囊,从中倒出了一片白绢,就见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曹操伐吴。南下赤壁。”
饶是蔡吉已然历经宛城之变、下邳之围、官渡之战等一系列历史大事件。但在看到“赤壁”二字的那一刻,她依旧如初次与恋人相会的少女般呼吸急促心跳加速。
不管是后世官方史书典籍的记载,还是各类民间曲艺的演绎。赤壁之战都是三国历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章。羽扇纶巾的周公瑾、舌战群儒的诸葛孔明、巧施连环的庞士元、联刘抗曹的鲁子敬……这场汇聚南北精英对决的世纪大战不仅开启了天下三分的格局,更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传说与美谈。有那么一瞬间蔡吉心中甚至都萌生出了想要亲自赶赴赤壁见证历史的冲动。
然而正当蔡吉在为赤壁大战即将爆发而跃跃欲试之时。她眼角的余光恰巧扫过了不远处正在朝这边探头张望的孙权以及站在孙权身旁自称鲁肃的高个男子。回过神来的蔡吉方才想起在这个时空赤壁之战前的局势已与原有历史的记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且不说本该作为赤壁之战主要谋士的庞统和鲁肃,一个正在幽并与曹营大将钟繇对峙,一个就在蔡吉的身边。甚至连抗曹的主力也由孙权换成了孙策。
试问没有孙权,没有鲁肃,没有庞统的赤壁之战还是蔡吉映象中的那场赤壁大战吗?赤壁之战对历史潮流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水到渠成必然爆发的大战?还是仅是一场偶发的冲突?如果这个时空的赤壁之战仅是一场普通的水战,曹操与孙策互有胜负那当如何?亦或是这个时空的曹操在赤壁打败孙策并顺势夺去了东吴那又当如何?
与此同时眼见自家主上手持锦囊,时而两眼放光神色激扬,时而又紧蹙黛眉低头沉思,周遭的齐营文武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最后还是太史慈忍不住探问了一声,“主上,出何事也?”
被太史慈拉回思绪的蔡吉微微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答道,“曹孟德率水师南下赤壁欲取东吴。”
果然,不同于深受后世史籍影响的蔡吉,在场的齐营文武在听到曹操伐吴的消息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曹军此前已在荆州与孙策、刘备两家对峙数月,所以这会儿的曹操不论是攻打刘备,还是讨伐孙策都不会让人太过意外。倒是站在蔡吉身后的曹丕,以及离得更远一些的孙权与鲁肃脸色双双为之一变。曹操的兵马远胜于东吴,孙权和鲁肃为自家势力忧心倒也情有可原。而曹丕虽对自己的父亲充满信心,但他也从蔡吉刚才一系列表情变化中瞧出了些许端疑。依照曹丕的推断蔡吉,应该是先庆幸父亲伐吴无暇北顾,后又担心东吴水师不敌曹军令父亲进一步做大。总之不管是蔡吉还是她麾下的文武家臣都已将曹家视作劲敌。
事实上抱有这种想法的远不止曹丕一人。这不,还未等蔡吉进一步作出解释,一旁的田丰已然上前向其劝慰道,“主上莫忧,曹军声势虽浩大,然北兵不善水战,未来胜负如何,尚犹未可知。”
蔡吉听罢田丰所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确实,这个时空的赤壁之战固然是少了孙权、鲁肃、庞统等人的参与,然而只要有周瑜和诸葛亮在,曹操在战场上便绝难讨得便宜。更何况素有江东小霸王之称的孙策也远比其弟孙权来得强势。仅凭人员和时间的变动,还不能断定赤壁之战的进展会发生变化。毕竟之前袁绍虽是提前称帝,曹操身边又缺了郭嘉辅佐,可赫赫有名的官渡之战依旧如约而至。所有只要赤壁大战还有一丝爆发的希望,那自己就绝无理由坐视不管。想到这里,蔡吉当即收起锦囊下令道,“田使君言之有理,此事事关重大,待吾等进城后再行商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