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节 国事为重

    第一百五十一节 国事为重 (第2/3页)

协碍于三家的施压谁都不敢得罪,如此一来分封大典的筹备也陷入了僵持之中。

    对于孙、刘、曹三家之间的争论,以及分封大典的细节。蔡吉的态度倒是很明确那便是抓大放小。所以这会儿在听罢来自辛毗的回报后,蔡吉依照后世办理大型活动的经验提出了自个儿的意见,“四家仪仗按四家所处方位进场就位。四家诸侯并肩登台,同场受封,不分尊卑主次。”

    辛毗听罢蔡吉的所言,低头分析道,“主上此举倒是可行,主上占幽州居北,孙策占扬州居东,刘备占荆州居南。曹操拥三辅居西。东、南、西、北…只是如此一来岂非主上最后进场!”

    “无妨。孤不介意压轴。”蔡吉大度地摆了摆手道。在她眼里尽早完成分封是大事,其他的细节都是可调解的。正如刘备之所以会如此针对曹操不是因为他对曹操怀有深仇大恨,而是出于政治正确。这就像清流咬着阉党不放来证明其为忠良。孙策对第一诸侯的诉求也更多的是在讹诈。蔡吉即无心调解曹操与刘备之间的敌对关系,也不介意放任孙策自信膨胀。

    郭嘉见蔡吉如此表态。亦跟着捻须颔道,“主上既有心远交近攻,卖情面于孙策、刘备。不如以此为据换取齐地贡船自长江水道上京。”

    原来蔡吉的领地远离新都襄阳,上京纳贡必须借道曹军的控制区,或是干脆如郭嘉所言派遣贡船队自琅琊起程走海路南下长江口再从长江逆流而上抵达襄阳。相比之下走6路的路程要比走水路短一些,可依蔡吉与曹操之间的关系自6路上京却并不稳定。反观走水路虽是饶了点远路。但走水路成本低,且蔡吉与孙策之间不存在不可调解的矛盾。相反出于远交近攻的策略蔡孙两家也算是天然的地缘盟友。事实上近些年来青、徐两州的商行早已在长江两岸建起了多家邸馆,齐地的各类特产也随着这些商队渗透到了长江水域的诸多城镇之中。然而官面上的贡船终究比不得寻常商船,没有孙策的肯蔡吉的贡船目前还真进不了长江口。

    所以此刻听罢郭嘉所言,蔡吉当即会意地抚掌笑道,“奉孝此言正合孤意。此事就拜托卿也。”

    “诺。臣定不负主上重托。”郭嘉长袖一振抱拳领命。

    此时就听侍卫在帐外通报道,“光禄大夫吴硕求见!”

    耳听吴硕来访蔡吉不由自主地与郭嘉交换了一下眼神,就见后者的眼中闪过了一丝难以掩饰的厌恶之情。蔡吉深知郭嘉嘴上虽不明说,心里却是对天子当众催婚一事甚是不满。不过刘协的所作所为不能迁怒到吴硕的头上。事实上蔡吉本人对这位吴老先生还是颇为敬仰的。毕竟吴硕一直以来对蔡吉都十分友善。并且不止一次牵线搭桥充当蔡吉与皇室之间的中间人。更因为蔡吉打心眼里钦佩吴硕正直无私、忠贞不二的品德。这等人物便是互为敌手亦不会令人生厌。

    于是蔡吉收敛起思绪,旋即朗声下令道,“有请吴大夫入帐。”

    不多时吴硕便在侍卫的引领下走进了牙帐。不过这位老先生显然没料到蔡吉会在场。面对端坐堂上的头盘堕马髻的蔡吉吴硕一时间不禁楞在了当场。其实不仅是齐营文武对刘协的逼婚之举心存不满,作为天子近臣的吴硕亦对眼前的女诸侯心存有愧疚。从昔年邺城西门下赠兵五百到如今护驾南下迁都襄阳。蔡吉至始至终都对汉室敬畏有加,未曾有过不臣之举。便是之前未能响衣带诏出兵勤王,在吴硕眼里也是情有可原之举。毕竟那时候的天子还在曹家父子的掌控之中,贸然借衣带诏之名出兵讨伐曹操只会至天子于险地。最后的事实也证明能救天子出许都乃是做事稳重的蔡吉而非一开始叫嚷着要北伐的刘表。可谁曾料想年轻的天子非但没有因此视蔡吉为中兴栋梁,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