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四九城内

    第七十六章 四九城内 (第1/3页)

在所谓的前朝大明,北京还被称呼为京师,到了清朝,为了以示区别,北京两个字辈悄然隐去,人们慢慢的习惯了称呼其京师顺天府了。

    一进北京城,林海疆就为其辉煌的气势所震惊,后世的林海疆曾经多次去过北京,颐和园、故宫、天安门广场,后世的北京多得是现代都市的喧嚣与繁华。

    而眼前的老北京城则是明清两代建筑的结晶,很多建筑物在建国之后的几年内都被建设所谓新北京而强行拆毁了,今天林海疆终于有机会重新一睹北京城的雄伟壮观了。

    历史对于一个身处其中的人或许感触不深,但是对于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后来者更多的则是沉淀的积累,一种莫名的沧桑。

    毕竟早在西周时期北京就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的燕国的都城,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7余年的建都史。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天府、北平、北京等,在清末北京已然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不过由于后世认为的破坏,老北京已经荡然无存了,望着一座座高耸的城楼和绵延的城墙,林海疆突然感觉到一股令人难以抑制的悲哀?他清楚如果不做任何改变的话,那么几年之后,英法侵略者的火炮将轰开这座当时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坚厚的大门,掠夺人类文明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钟鼓楼大钟悠远的钟声让林海疆有些心旷神怡,他的一营兵都留在了天津码头的舰上,如果不是他跟着怡亲王载垣,就连这十几个护卫都进不了四九城的见方。

    怡亲王载垣告诉林海疆驿站早就人满为患了,而且条件也不好,就让林海疆住在他的王府内,无论是出于拉拢或者是歉意,怡亲王载垣的好意林海疆还是接受了,毕竟这是所谓的天子脚下,能少一分麻烦就少一分麻烦当然是最好。

    来到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新怡亲王府,林海疆才知道原来怡亲王府又有新旧两处之分,老怡亲王府旧府位于王府井大街路东,怡亲王新府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老王府是当年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封怡亲王,是除铁帽王之外,又一“世袭罔替”亲王所住。

    而怡亲王载垣的这座新府是乾隆年间所建,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始王弘晓是怡贤亲王允祥的第七子,因府邸改建贤良寺于乾隆年间迁居此地而来。

    怡亲王王府东起今校尉胡同,西邻王府井大街,北至金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