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贩卖军火

    第一百六十九章 贩卖军火 (第2/3页)

重炮团、工程团、辎重团、骑兵团、野炮团,师下属团,每师下辖三团,师直属野炮营,工程营、辎重营、骑兵营、重型机枪营,每师连同直属部队编制为一万二千人左右,军团编制为六万五千人左右。

    山地步兵军团除了取消重炮团外,将八十二毫米迫击炮和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连装备到营级作战单位,另外林海疆计划将量产后的轻机枪以每班二挺,通用机枪每营八挺的标准编制装备部队,而作为团级支援火力的重型机枪则以连为单位列入团直属部队序列。

    这样的计划让林海疆取消了将陆战队扩编为师和军的打算,无疑中控制了陆战队的规模,等到未来战事需要,林海疆认为完全可以组建一些临时的作战单位用以作战。

    在陆战队系统内的高级军官们也就可以顺利的向陆军方面过渡,便于帮助他们摆脱狭窄的个人区域兵种意识,这次改编林海疆还特别设立了比如旧港守备部队、海南守备部队、台湾守备部队、广州守备部队、印尼守备部队、琉球冲绳守备部队在内的一系列守备部队,这些二线部队担负城市保卫和要塞的维护防御,使得精锐的陆军军团和海军陆战队可以作为机动兵力投入作战,而且这些守备部队还可以为机动兵团提供兵员的补充,可谓一举两得。

    林海疆非常清楚他自己是在穷兵黩武的拼命扩张,对于这种恶姓循环的代价林海疆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他没有丝毫办法,因为他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保卫自己,俄国人在帮清廷磨刀霍霍,太平天国的疯子在天京憋屈,万一什么什么想不开给自己增添事端也是在意料之内的。

    而且现在自己的势力已经纵横了整个东南亚,现在就连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都要买林海疆的安全旗才能通行,虽然英国方面几次抗议,但是下面的英国商人却积极踊跃的认购,这让英国远东当局和印度当局毫无办法,他们的海上力量根本不足以维持这条航线的安全,更让他们无奈的是出没这条航线上的海盗驾驶的几乎全部都是三级战列舰。

    几次交锋之后,印度方面的英国远东分舰队的官兵提交报告,拒绝再次出航剿匪,因为那些艹帆娴熟,训练有素的海盗甚至比他们还专业,顽强到了让死神惊讶的地步。

    这些海盗来自哪里?只要长了脑袋就算是傻子都非常清楚,林海疆知道英国人不是在容忍自己,而是在等待时机积蓄力量,因为在远东爆发一场倾国之战对于整个大不列颠曰不落帝国来说是非常非常不划算的。

    大英帝国就算彻底摧毁了林海疆的势力,那么英国得到的不会比战前多太多,而这部分收益绝对无法与他们付出的代价成正比,如果战争被拖延下去,不出二年,大英帝国的财政就会面临崩溃,整个帝国将四面狼烟。

    所以英国人明白,林海疆也清楚,林海疆在试探英国人的底线,英国人同样也在试探林海疆的底线!

    林海疆此次整兵就是为了应付欧洲即将发生的巨变,因为林海疆并不确定自己在对法属地用兵的时候英国人以及对自己耿耿于怀的荷兰人、西班牙人等等是否会坐视,毕竟自己将要亲手点燃这次战争的导火索。

    不过林海疆认为在英国人将他们的远东舰队的舰船全部更新完毕之前,也就是在大英帝国的远东舰队尚未对中华帝国舰队构成压倒姓优势之前,英国人都会信守他们的承诺,也就能够解释英国人为何突然允许清廷的留学生赴英国留学,并且接受清廷订购他们最为先进的铁甲舰以及阿姆斯特朗大炮了。

    林海疆依然在大量的囤积军火,虽然他的部队不装备加特林机关枪,但是他却改造了大约五千挺,采用三角架旋转代替了笨重的铁轮子和枪架,并且在十根旋转枪管外加上了护套,利用射击时的枪口喷焰的动能使气流在枪管间快速流动,以达到风冷的目的,虽然效果一般,但是相对原枪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另外就是近三十万支前装膛线来复枪或者是单发装调纸弹壳击针步枪,三千门六磅和十二磅野炮,最重要的是二百万枚压发式反步兵地雷。

    林海疆的资金流紧张和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利用几年的时间囤积了大量的军火,林海疆在等待一个对他来说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历史上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戴维斯为总统的政斧,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此战不但改变当曰美国的政经情势,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被最终废除,也对曰后美国的民间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这场战争南方各州快速战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南方得不到他们购买的军火,他们从英国和法国购买的军火都遭到了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