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俄国人的软肋

    第三百零七章 俄国人的软肋 (第2/3页)

帝国第一名上将,就连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都排在了他的身后,这也成为了郑智鹏几乎吹嘘了后半辈子的资本,中华帝[***]界第一上将军!

    中华帝国远征军在紧锣密鼓的准备,而北方军区的张正也在积极进行全面的部署,契科夫直属的新俄罗斯解放军已经从九万余人扩充到了近二十万人,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在边界上的活动了,而是直接向远东进攻,竟然攻到了阿穆尔克斯,张正一边组织后勤供给契科夫的新俄罗斯解放军,一边将驻防的部队开始向前缓缓推动,因为根据帝国与契科夫的协议,自贝加尔湖全境都要归还中华帝国,这也是中华帝国帮助俄罗斯人民推翻沙皇暴政的唯一条件。

    俄军由于二次介入中华帝国与清廷之间的战争,已经将其在远东的所有实力消耗殆尽,虽然尼古拉一世沙皇的统治权得到了巩固,但是面对契科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进攻,尼古拉一世一时间还拿不出部队进行有效的遏制与反击,要知道整个的远东即便到了后世依然是地广人稀,更别说这个时代了,后世一些远东的重镇此刻还是小镇摸样,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清理国度人口进行清洗的必要,因为几乎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人口都被契科夫席卷精光,对于契科夫来说,只要有人就等于有了军队和战斗力,因为他的身后是中华帝国这个庞然大物,他根本不用为后勤艹一丁点的心,这也是契科夫从军以来指挥过的最痛快淋漓的一次战役。

    尼古拉沙皇一世只能不断的试图在莫斯科集结重兵,因为整个俄罗斯都清楚,中华帝国的入侵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支持契科夫的傀儡军,而是有系统、有计划、逐步的彻底侵吞,是要从根本上抹杀掉俄罗斯帝国在远东的一切影响力,随着中华帝国在海参崴新建军港,鄂霍次克港这个俄罗斯帝国远东舰队的最佳泊锚地已经进入了中华帝国海军舰队的攻击范围,所以俄罗斯海军只能暂时姓的放弃鄂霍次克,而契科夫的傀儡军则从陆地上分兵而路向鄂霍次克挺进。

    中华帝国多达六个军的部队已经开始进入俄国的领土,在其的身后还有近百万的准武装部队,所谓的生产建设兵团和上千万的中华帝国移民群,铁路从黑龙江一直跟随部队推进进行铺设,这无疑使得中华帝[***]队能够在广阔的远东大平原上获得最大的机动力和稳妥的后勤保障,大量堡垒式的居民点的兴建和守备部队的驻入让整个的远东成为了一个中华帝国北方紧密连接的一部分,有了居民自然就有商人,商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经济,大片的土地被开垦出来等待明年的播种。

    所有俄国贵族的财产全部被契科夫的傀儡军没收,人被驱赶回莫斯科向尼古拉一世哭诉,而普通的俄国人则被契科夫的大军卷杂着如同滚雪球一般的滚向莫斯科方向,因为这里都是中华帝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