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世界军备竞赛

    第三百一十章 世界军备竞赛 (第1/3页)

    对于威廉一世陛下的质询,冯.德威斯伯爵采用了一问三不知的策略,对此威廉一世也十分无奈,如果连冯.德威斯伯爵都搞不懂林海疆为何突然发飙入侵俄国,那么德意志恐怕就无人能够了解林海疆的真实用意了。

    不过威廉一世能够肯定的是林海疆的此举对于德意志帝国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中华帝国的入侵起码可以说明两件事情,第一就是中华帝国不但有能力在远东拖住俄军主力,更有实力打过去,即便此番中华帝国远征失败,那么俄国人一定会在远东部署重兵预期应对中华帝国随时发动的下一场战争,如果中华帝国的入侵成功,那么整个东线对于德军来说就将是形同虚设一般,德军就可以将全部的军力都集中在法国、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边境上,西线将成为真正决定欧洲命运的主战场。

    俾斯麦宰相、冯.d多维斯.鲍威大公、毛奇总参谋长等人也是一同参加了所谓的质询会议,他们对于冯.德威斯伯爵的无奈均表示十分理解,而威廉一世则一直在用一种十分羡慕的口吻形容林海疆发动的这场战争,似乎在威廉一世看来中华帝国元首的权力可要比他的这个德皇大得太多了。

    在德意志需要取得宰相支持,总参谋长同意,绝大多数贵族议员的通过才能发动的一场战争,在遥远的东方似乎就是林海疆的一念之差,俾斯麦与冯.d多维斯.鲍威大公一直在劝诫威廉一世抛开这种极其危险的想法和做法,因为这种形式的想法和做法会让国家因为一个人的意志而误入歧途。

    一个民族以至于一个国家,是绝对不能为一个人的意志而牺牲的,哪怕这个是帝国皇帝也不可以,威廉一世虽然表面上对俾斯麦、冯.d多维斯.鲍威大公、毛奇总长言听计从,但是心中却很不以为然,之前没有林海疆做参照,威廉一世感觉俾斯麦这个铁血宰相所制订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有魄力和完美。

    但是现在有了林海疆做比较,威廉一世发觉俾斯麦宰相的计划似乎有些守成的太多了?也就是所谓的厚积薄发?德意志帝国通过连续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恐怕要到了威廉二世或者三世皇帝的时候,帝国才能够将称霸欧洲的计划付之于实施,威廉一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耐姓的人,如果没有林海疆的辉煌威廉一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耐心等待下去,毕竟人不能靠着奇迹而活着,奇迹之所以称之为奇迹,那就是因为奇迹发生的概率几乎是小于等于零,期待奇迹无疑于是进行一场输定了的牌局。

    威廉一世坚定德意志帝国立即进入全面的战争准备阶段,国家经济也纳入战时管理体制,对此俾斯麦竟然没有如同往常一般的反对,而是破天荒的以沉默对抗,作为德军的参谋总长,毛奇实际上年事已高,这场大战恐怕就是毛奇所能指挥的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