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游猎印度洋

    第三百二十九章 游猎印度洋 (第1/3页)

    俄军主力的退却对于在西线跳脚骂娘的法军元帅西耶姆与英军元帅威廉斯顿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但是协约国一方也算是有苦说不出,因为英国皇家海军派往印度洋的重巡编队首先袭击了中华帝国印度洋舰队的一支小型编队,造成了中华帝国近二百名海军军官学校学员阵亡的悲剧,对此中华帝国方面即没有理会协约国一方呼吁的冷静,也未理睬德意志方面全面开战报仇的主张。

    火山在爆发前总是异常宁静的,中华帝国在暗中积蓄着力量,部队也在秘密的调动,如同林海疆一贯的作风一般,一旦攻势展开将迅猛如疾雷闪电。

    在欧洲东线战场俄军的总退却标志着德国人的东线将安然无恙,中华帝国在远东的不宣而战也令得协约国一方无比震惊,没有人相信作为一个国家竟然能够不宣而战陈兵百万入侵他国?中华帝国的入侵是悄无声息开始的,也可以说是得到了契科夫新俄罗斯解放军的掩护,直到中华帝国党卫军的二个师在俄国大肆搜刮才被公诸于世,不过不宣而战这种事情对于林海疆来说也并不稀奇,在协约国一方看来这也是复合林海疆这位东方帝国元首的一贯本姓。

    在协约国一方看来,林海疆就是一个满口国际准则满手鲜血的野蛮人,林海疆的国际准则是拿来践踏的,满口的仁义道德却又组建了血债累累的帝国党卫军,可以说林海疆的帝国党卫军现在已经让欧洲的诸多皇室都在竭力效仿,林海疆的读才模式已经成为了众多野心家学习的榜样。

    尤其中华帝国作为一个底子极为薄弱的国家,能够利用所谓的国有经济调控体系在短短几年内就大有迎头赶上英法的架势,权力的集中与**的延伸,这是当权者们都无法踏出的一个怪圈。

    俄军的主力回撤与契科夫的新俄罗斯解放军在莫斯科郊外摆开了决战的架势,这场大决战原本预订的战场应该是柏林,现在却成为了莫斯科,米洛德洛夫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感到庆幸,同时他还建议将恩菲格洛亲王派去管理后勤补给,看上去是无比重要的位置,实际上是将这位野心勃勃的亲王殿下架空,让他和他的将军们分开。

    留在戈茹夫要塞外围的杜拉维耶夫斯基则陷入了整曰无所事事之中,为了避免部队三天二头的遭到中华帝国的要塞炮的炮击,杜拉维耶夫斯基将部队全部后撤了二十公里,对于这场伤亡惨重却又毫无战果的围攻之战,杜拉维耶夫斯基可以说是极其有怨言的,米洛德洛夫是俄军的最高参谋长,尼古拉一世对其言听计从,米洛德洛夫风轻云淡一般的就将一心篡位的恩菲格洛亲王打回了原形?而将自己留在戈茹夫要塞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变相的警告。

    杜拉维耶夫斯基非常清楚,导致这场虎头蛇尾的戈茹夫要塞之战的根本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