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 青天白日照交州

    第115节 青天白日照交州 (第1/3页)

光和二年(179年)五月初五。交州南海郡,番禺(今广东广州),太守府。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平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番禺为南海郡属下首县,并为南海郡治所在地。南海郡建立后,郡尉任嚣在番山、禺山上修筑番禺城(史称任嚣城)。秦末天下大乱,公元前206年,南海郡尉赵佗乘中原楚汉相争之机,派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了南越国,定都番禺,自称南越武王。高帝十一年(前196),汉高祖刘邦为结束岭南地区的分裂状态,统一全国,派遣大夫陆贾出使南越,劝服赵佗归汉。赵佗被陆贾说服,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归附称臣,并与汉朝剖符定约,互通关市。

    吕后临朝时,采取“别异蛮夷”政策,严禁铁器、母牛、母马输入南越。赵佗再三遣使请求取消禁令,均遭拒绝。吕后还派人到赵佗老家河北真定(今正定县),掘赵氏父母祖坟,诛赵氏兄弟宗族,并派兵伐赵。赵佗一气之下,宣布脱离汉朝,南北再次陷于分裂状态。汉文帝即位后,恢复“和辑汉越”政策,为赵佗重修先人冢,每岁奉祀,并封官厚赐赵氏兄弟。文帝元年(前179) ,汉文帝再次派遣陆贾出使南越,陆贾再一次说服赵佗臣服汉朝。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秋,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领大军出师岭南,废除南越国,再置南海郡,郡治仍设在番禺。

    从秦朝开始,番禺就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到了东汉,已经被列为全国九大都会之一,是岭南第一大城。南海郡的太守府大门前,两面大旗正迎风飘扬,左边的红色大旗上用银线绣着几排大字:“大汉假节、南海郡太守、荡寇将军-曹”;右边的旗帜则是国民党的旗帜“青天白日满地红”。大门正上方是一个直径2尺的青天白日徽章,大门两边各自有块黄铜牌,一块上刻着“大汉南海郡太守府”,另一块则是“华夏国民党总坛”。不用说,这就是阿瞒同学的地盘了。

    这会儿,番禺的大街上,正有几十骑往太守府走去,这些人全身披挂,都是大汉的官军打扮。队伍前面的打着两面旗帜,一面旗帜是写有官衔的军旗,“大汉偏将军-孙”;另一面旗帜则让人扑街了,居然是……居然是十六条旭日旗(日本的海军旗)!昏死啊,难道日本侵略中国?不不不,这些人都是正儿八经的大汉官军!

    队伍当中一名青年军官,大约二十多岁,身材魁梧,相貌威严,正绕有兴趣四处打量这座番禺城。这军官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对身边一位将领说道:“德谋,看来这曹孟德倒是有些手段,你看这番禺城,被打理得井井有条。”

    那将领微笑答道:“主公,这位曹南海不但牧民有一套,治军也是极有韬略。上月,他以麾下的五百虎豹骑,大败乌浒蛮叛军九千,斩首二千余。”那将领随后口风一转,“不过,以在下看来,主公之能,也不在曹南海在下。建宁四年(171年),主公年方十七岁,即于钱塘大破海贼胡玉;熹平元年(172年),又破伪帝许昌。当年,主公年未弱冠,已威名远扬,现在江淮一带,谁不知江东猛虎之名?主公此次南征,定能奏凯而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