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节 莫名其妙的家谱

    第177节 莫名其妙的家谱 (第2/3页)

*oss郑玄巨巨比,也只是想去一线而已。  当然,以对后世地影响而言,就远远不如郑玄巨巨了。  不过能和郑玄巨巨这样逆天级强者比的,上下几千年也找不出几个来啊。  (个人以为,郑巨巨的历史影响力只逊于孔、孟、荀,和朱熹差不多。  )

    他的两个儿子陈纪、陈谌也是大牛,有名的“难兄难弟”典故的来源,即“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陈纪历任平原相、侍中、大鸿胪,著书数十篇,被称之为“陈子”,后来因为党锢罢官,现正在家乡隐居。  陈谌也是才识博达,曾任司空掾,可惜死地早,要不成就也是相当惊人的。

    陈举连忙起身回礼,谦卑的说道:“哎呀,两位实在太见外了。  你们姓陈,我也姓陈,这一笔写不出两个陈字。  都是同宗,何必如此,哈哈哈哈……”妈妈的,这爷两可是当今不得了的大牛啊!在这样的大牛面前,陈举当然不敢怠慢,于是乎,就用起了攀亲戚这招老而弥新的招数。

    …………

    许岳又走到四个年青人面前,接着介绍道:“主公,这两位就是巨鹿的名士,张臶张子明和田丰田元皓。  这两位是颖川的高贤,钟繇钟元常和胡昭胡孔明。  呵呵……”

    “张臶(田丰、钟繇、胡昭)参见陈东莱!”四人连忙站起见礼。  这四人里,田丰最小,才十九岁,张臶和胡昭都是二十四五岁的样子,钟繇则是近三十地年纪,都是年富力强地时候。

    陈举立即一个个的扶起,和蔼地说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看着眼前这四个年青人。  陈大官人心里简直乐开了花。  妈妈的,这下赚到了!赚到了!老子正缺内政型人才呢。  这下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

    ※※※※※※※※※※※※※※※※※※※※※※※※※※※※

    众人坐定后,陈举询问起众人的任职意向。  “不知各位到我东莱,都有什么意向?陈某也好为各位安排……”

    陈寔笑道:“陈东莱客气了,老夫现已年迈,已无心仕途……”在陈举还美来得及表示,他又转口说道:“听说陈东莱办的元元大学好生兴旺。  康成公也在那里干得风生水起的,老夫倒也想去见识一二……”

    陈举心里一盘算。  连忙顺水推舟的说道:“如仲弓先生愿意,请您担任元元大学地副山长如何?”

    “呵呵,陈东莱既有此意,老夫就勉为其难吧……”陈寔微微一笑,当即应承下来,看来陈举的提议正和他胃口。

    我拷,原来也是个老滑头!居然要我提出来。  陈大官人心里暗骂不已。  又转向陈纪。  刚刚想询问,那陈却自己开口了:“陈东莱如不嫌弃,在下也愿与父亲一起去元元大学,作些教化学子地事情……”

    “好好好!那就委屈元方先生,担任我元元大学的教授吧……”这陈纪以前可是干过平原相、大鸿胪的,行政经验相当丰富,陈举当然不想让他仅仅当老师。  于是。  笑了笑说道:“现在东莱官吏缺乏,陈某常感人手捉襟见肘。  元方先生经验丰富。  如不嫌弃陈某鲁钝,还请兼任户曹掾之职。  ”(户曹掌管一郡的户口、籍帐、婚嫁、田宅农桑、杂徭、道路等事务,相当于民政局、国土局、交通局的结合。  )

    陈纪想了想,觉得还可以,也就笑着应允了。

    …………

    接下来的四个年青人,陈举也是有了腹稿。  钟繇这位内政专家。  就成了田曹掾(相当于农业局长);张臶成了集曹掾(相当于统计局长,主持监督各县上计工作,并负责全郡上计,并汇报中央);胡昭成了文学曹掾(相当于文化局长,职责是管理学校,教授弟子,也兼管郡内教化、礼仪之事。  );年纪最小的田丰则成了荀彧地副手,成了副书吏长(就是副秘书长^_^)。

    搞定了这帮内政人才,陈举心情极好,当下笑道:“哈哈哈哈。  昨天正好捕回一条巨鲸。  今日正好与诸位接风洗尘。  难得今天各位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