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 非凡的小白——关羽

    第197节 非凡的小白——关羽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赐予我力量吧,我是关羽~~~~”随着关羽这突如其来的大吼,只见他双眼逐渐发红,脸上手上的血管开始凸起,原本已经很魁梧的身材似乎又膨胀了一些。

    太史慈一直在他旁面,无意中转头一看,却见到了关羽身上出现的变化。  太史慈震惊之下刚想说什么,前方已经传来秦风的喊声:”弓弩准备!”当下,太史慈也顾不得关羽,立即摘下弓箭,搭上羽箭。  一摸到弓箭,这位东莱二期的第一神射手立即像换了个人似的,本来还有些紧张的心情立即平静下来,手中的弓箭已经指向一个正在指挥列阵的黄巾贼将领。

    “发射!”秦风一声令下,近2000只箭射了出去,黄巾阵列顿时倒了一片。  同时,配给他们的200只迅猛兽也开始加速,向长枪阵列冲了过去。

    这些黄巾贼真是郁闷啊,因为是轻装撤退又是匆匆列阵,根本没有对弓箭的有效防御手段。  这还不算,那些用于防范骑兵冲击的大型旁牌、鹿角等装备,大部分都在“营啸”和“bl风暴”中被毁掉了,剩下的那些又没有携带。  现在,黄巾贼对骑兵更是没有什么有效的防御手段了,再加上迅猛兽的冲击。  第一道长枪防线还没发挥什么作用,就已经开始混乱了。

    不过,即使黄巾贼防线出现了混乱,秦风也没有指挥部队冲进去。  因为按照东莱军队的操典,冲击防线地工作是装甲骑兵和重装步兵的事情。  并不适合轻骑兵去干。  用轻骑兵去冲击敌方防线,那种蠢事只有脑壳进水或者是被门板夹过的人才会去干。  秦风的脑壳当然没有进水,也没有被门板夹过,当然不会用轻骑兵去尝试长枪的锋利。

    虽然现在对方的阵列出现了一些混乱,但秦风同学的用兵风格一向是以稳妥地正攻法为主,所以他并不想去冒险。  因为按照计划,这次破坏防线的任务。  应该是后面那群圣堂武士地工作。  那些装备着中型铠甲的家伙,虽然没有实战经验。  但是他们可以用狂热的信仰弥补,至少士气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值得一提的是,凡是从军校特别班出来的将领,如秦风、高顺、阎行等,就像是流水线出来的产品一样,几乎都是这种指挥风格,所以这种风格又被称为“学院派风格”。  这种类型地军官都是按照操典上的标准模式。  一板一眼的行动。  使用这种风格作战,的确谈不上华丽,也缺乏激动人心的场面,几乎没有什么天马行空的计策,也没有什么千变万化的奇谋(没办法,这是流水线产品的特点)。

    这也是陈举根据后世地理论搞出来的教育方法,因为像特别班这种短期培训,是不太可能让学员掌握什么指挥艺术的。  只能让他们安装操典上的标准执行任务。  这样弄出来的将领虽然不算极品,但也是合格品,只要严格执行操典,是不太可能犯致命错误的。  其实,不单是特别班,就是正规班地学员也大多数都是这种风格。

    在古代。  虽然绝大多数的名将,都是没有经过军校教育。  但是这种自然成长的将领当中,却是不合格的占绝大多数,产生名将的比例低得可怜,能力分部呈三角形。  而军校出来的将领当中,能力分部却是呈纺锤型,虽然产生名将的比例也比较少,但是不合格的也非常的少,而中间层次的占绝大多数。

    这种将领地指挥看起来虽然很是死板,毫无艺术性可言。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地对手却是最有效的办法。毕竟惊才绝艳地名将只是极少数的极少数。  而且,按照咱们陈大官人的估计。  这些经过了后世军事思想熏陶的学员的指挥力,在这个时代绝对打个80分左右。  就算敌人有那么个把90多甚至100的名将,也挡不住这么一堆80左右的将领啊。  (就像二战中的“虎”式和t-34一样,嘿嘿^_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