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节 科学的分量(上)

    第201节 科学的分量(上)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冀州巨鹿郡广宗县城下(今河北威县东南)。  官军大营。

    “请问主公,您为什么要让远程支援营做那些奇怪的石弹?那些玩意儿有什么用啊?”田丰实在忍不住心中好奇,终于向陈举开口问起这件事。  前几天一早,陈举率领的8万大军(包括董卓的3万败军)就开到了广宗城下。  广宗县不过是个三里见方的小城,8万大军一到,就把广宗围了个严严实实。

    刚一扎下营盘,陈举就命令吴清、费睿的远程支援营设置攻城远程武器,可随之而来的还有个奇怪的命令:让跟随军队的技术员们和那些随军工匠,一起制造一些形状奇异的石弹。  在这些石弹里,什么圆的、扁的、长的、方的、尖的,甚至高尔夫球形状的、汉堡包形状的……等等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形状,这里几乎都找得出来。

    陈举有些得意的解释道:“呵呵,最近技术部的几个家伙提出,石弹的形状会影响投石机的射程和精确度,但是由于技术部最近的主要精力都去搞‘多铆蒸刚’计划去了,没有足够的人手验证。  所以,我就让他们随军,干脆直接在战场上做试验。  这样一举两得啊,哈哈哈哈……”

    田丰虽然不知道弹道学,但他还是觉得有点不对:“主公,这投石机一直用的都是圆形石弹,为什么还要另行试验其他的形状啊?而且,把不成熟地构思直接用在战场。  这似乎有点勉强?还有,主公您刚才说的那个‘多铆蒸刚’计划,又是干什么的?”

    “嘿嘿,元皓啊,很多事情不是kao想,而是kao试验。  虽然我们以前一直使用圆形石弹,但这并不能证明圆形就是最好的。  记住。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见到田丰一副心悦诚服的样子,陈举接着耐心解释道:“至于在在战场做试验。  虽然有些风险,但效果却是最好的。  因为这些东西以后都是要用在战场上,与其等到武器定型生产以后吃了亏再改正,还不如就在试验阶段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当然,如果不是这次战役我方占据绝对优势,我也不会让他们在这里做实验……”陈举这个做法,也是受到后世米国地影响。  米**队总是喜欢在一些小战场实验新型武器,因为这种做法的好处极多,咱们陈大官人当然就毫不客气地剽窃过来了。

    田丰低头沉思片刻,越想越觉得陈举的说法有道理,不由大为佩服。  于是意犹未尽的问道:“可是,主公。  您刚才说的那个‘多铆蒸刚’计划,又是干什么的?”

    陈举得意洋洋的解释道:“哦,这个‘多铆蒸刚’计划嘛。  就是一个新型战车计划。  所谓‘多铆蒸刚’,就是指:多炮塔,铆接连接,蒸气动力,刚性悬挂。  只有符合了这四项标准的检验,才是我大汉战车地正确发展方向啊。  哈哈哈哈……”

    “我讨厌单炮塔和平板船!只有粗大的刺猬般的炮管和多得不象话得炮塔才是男儿的本色嘛!哼。  千亿的炮塔,千亿的光芒!当多炮塔在世间出现,只有一万个太阳能与之争辉!只有多炮塔才是我的梦!”陈举暗暗发誓。  作为一个的铁杆多炮塔原教旨主义分子兼铁杆bb党,陈大官人在在单炮塔和航母派占据主力地21世纪可真是郁闷啊,现在来到了东汉,终于可以有机会得偿所愿了。  一想到将来,会有数千辆多炮塔蒸气动力战车向敌军冲锋,数百艘多炮塔蒸气动力战舰向敌军齐射的华丽场面,陈举就激动的浑身发抖。

    于是乎,这个壮绝、伟大、华丽的多炮塔计划。  就在陈举将军的亲切关怀下。  在大汉的东方建立起来了。  可是,东汉地科技实在太落后太落后了。  别说现在没有蒸汽机,就连身管炮也没有!但是作为一个jian淫的,不,是坚定的铁杆多炮塔原教旨主义分子,陈举并没有放弃,而是以千倍的热情投入其中。  他同时开设了4个研究组:一个是多炮塔组,专门研究身管武器;一个是铆接连接组,专门研究铆接、焊接等连接工艺;一个是蒸气动力组,专门研究蒸汽机等动力装置;还有一个刚性悬挂组,专门研究履带、车轮、悬挂装置等各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