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节 二千石会议和《左峰奏折》

    第207节 二千石会议和《左峰奏折》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第207节 二千石会议和《左峰奏折》

    洛阳,北宫,德阳殿。

    “……前日黄巾反乱,虽拥众数百万,然虔信者少,而附逆者众多。  究其根本,多为衣食难济,无以为生之人。  其忧贫病于内,惑邪教于外,固此迫于生计,铤而走险。  由此,为防日后再有如斯之祸,则当以安抚流亡,使百姓乐业为上……由此,《摊丁入地》之法势在必行……”陈举在殿上洋洋洒洒的朗读着手里的长篇大论,近200个二千石以上的高官都听得聚精会神的。

    陈举顿了顿,看了看众人都一副思索的表情,于是接着读到:“……所谓《摊丁入地》,即为总括一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一岁之役官为敛募,力差则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钱差则其交纳之费,加以赠耗。  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钱,折办于官……于是徭、赋与税合而为一,小民得无扰而事亦集……”

    很明显,这个《摊丁入地》就是抄袭了后世的东东。  当陈某人拿出这个东西和曹操等人讨论的时候,把这批少壮派官员都镇住了。  大伙越是讨论就越觉得,这是目前解决社会矛盾最好的办法。  当然,为了让这个法案尽快通过,陈大官人也是煞费苦心,前面给刘老大上尊号,就是为了此事的铺垫。  毕竟这个东西没有刘老大点头是不行地。

    只要刘老大那里不出问题,陈举他们就有绝对的信心,让这几个方案通过。  毕竟黄巾暴动的显示出力量,可不是好玩的。  而这个几乎颠覆了东汉统治的黄巾暴乱,除了邪教本身的蛊惑这个外因之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大批赤贫或破产者无法忍受人头税(口赋、算赋、户赋等)地追逼,只好被迫逃亡。  而这种情况在几次天灾之后。  尤其泛滥,原本有些产业的农民。  也在天灾地打击下破产。

    不得不说东汉末年的确很倒霉,连续大规模的灾害之后,逃亡人口越来越多(当然,明末更倒霉)。  而官府的那点救济相对于如此大规模的灾害,则显得杯水车薪了,虽然政府也采取了种种办法,但是由于技术手段、管理方式的局限性。  要做到基本解决灾害引起的后果,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地任务。  虽然各地豪族也乐于收编流亡人口,但这种行为也是有限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豪族们的家产也不允许他们无限制的收纳流民。

    于是,流民随着灾害的频频爆发,也越来越多。  而对于这些流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莫过于填饱肚子。  由于政府的处置不力,及以前遭到地不公平待遇,使得他们对于政府及统治阶级的不满也越来越严重。  这种情况也为邪教的发展打下了人力基础,在生存无望及满怀怨恨的前提下,只要稍稍的煽动,一场大规模的暴动就顺理成章地发展起来了。

    而现在。  虽然黄巾暴动被镇压下去,但造成的后果,已经明确无误的提醒了朝廷和上层,社会矛盾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现在,比较精明的朝廷大佬和官吏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急迫性。  如果再不处理社会矛盾的话,像黄巾暴动这种事情,很可能会就会再次爆发的。

    可他们的思维毕竟有历史局限性,虽然看到了问题,却对怎么解决问题感到头痛。  他们不知道不要紧。  可咱们陈大官人知道啊。  当陈举向那几个关系亲密的官员出示自己地一揽子改革计划后。  立即得到了这批人地支持,其中支持得最狂热的就是曹操同学和孔融同学。

    因为对于当时地政府来说。  《摊丁入地》的最大好处是:既能缓和无地贫民因无力缴纳人头税而隐漏逃亡,同时又能保证人头税的征收。  当然,“摊丁入地”对于有地之家是增加了负担,特别要引起缙绅豪强之家的反对,但在当时土地不断迅速集中的情况下,适当抑制缙绅豪强的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利于中央集权利益的。  因此,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行“摊丁入地”,不但可能,而且愈益显得必要了。

    ※※※※※※※※※※※※※※※※※※※※※※※※※※※※

    当然,要说服那些庶族出生的朝中大佬及地方官吏支持《摊丁入地》并不难,毕竟他们都被黄巾暴动给镇住了,而且他们也比较了解社会矛盾。  可还是有很多大佬都是出身豪门,这批人显然并不太愿意就这么让出自己的利益。

    陈举和阿瞒等少壮派守相们为了取得这部分大佬的支持,也是为此花费了大量心思进行游说工作。  陈举利用郑玄巨巨和老丈人袁家的关系上下活动(在袁绍、袁术这两个儿子还有陈举这个女婿的联合公关下,袁家是最早站出来支持这个方案的世家豪门),阿瞒则依kao自己家族的势力四处忽悠,而孔融同学却是依kao孔府在士林的威望大造舆论。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咱们圣教的荣誉主教、大汉第一侃爷,议郎孔伷孔公续先生。

    先秦时代的纵横家们那种口若悬河,把人活活淹死的风采,陈大官人一直很遗憾没机会亲眼见识。  不过当他看到孔侃爷把杨彪、马日碑等大佬活活侃翻的时候,这种遗憾已经消失了很多。  陈举有时候都在怀疑,这位孔先生是不是个搞传销的转世,那张嘴简直太能忽悠了。  在他进行游说工作的时候,无论语气、频率、音调还是肢体语言,统统都是妙到毫颠,充分展示了各种诡辩、暗示、误导以及偷换概念等等游说技能。  而且孔议郎对于这些伎俩的运用更是厉害到极点,简直可以说是。  已经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地地步。  更为恐怖的是,他还能熟练的引经据典,从种种流传普遍的,甚至是极其偏僻的古籍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论据。

    虽然在罗灌水巨巨的《三国演义》里面,这位孔侃爷只是个可怜巴巴地npc、路人甲之类的龙套。  不过,连续领教了几次孔侃爷地恐怖技能之后。  陈大官人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这厮要是去搞销售,绝对是那种能把梳子卖给和尚的狠角。

    “这家伙简直太牛了!整个就是东汉的戈培尔啊!”这是陈大官人在孔议郎推倒正太之后。  所发的感慨。  哦,错了,不是“正太”,是“郑泰”,拼音打字太容易错了,大家原谅我吧。  (哦,顺便说一句。  这位“正太”就是那个被误传为铁匠的郑浑郑文公同学的亲哥哥。  可怜的郑家,居然生生地从著名豪门成了铁匠世家了……-_-b)

    (可能有人会有异议,“这位孔老大哪有这么强啊?小白狼你骗人吧?”其实大家想想就明白了,由于中国的史书向来是惜字如金、能省则省的传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