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节 关东出阵(1)太监杨的蠢动

    第285节 关东出阵(1)太监杨的蠢动 (第1/3页)

    【请牢记本站域名“  ” ,或者在百度搜索: 三联文学网】    第285节 关东出阵(1)太监杨的蠢动

    对于这件事情,不但陈举的那些部下觉得想在作梦,就连他的妻妾们也觉得很不可思议。  只听,大厅里一片莺声燕语,美眉们都为此议论纷纷。

    “咳咳……”陈举干咳了两声,无所谓的耸耸肩:“天晓得这白痴怎么想的,大概是因为他觉得他长得比较帅吧……反正不管他有什么打算,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统统都是渣。  哼,我这次不但要一并解决乌桓,还要把东北所有的势力全部纳入控制。  ”

    这帮乌桓龟儿子,既然你们要找抽,就不要怪老子手重。  这次不把你们打得连妈都认不出来,老子就不姓陈!陈举心里暗自窝火。

    月耀mm连忙kao了过来,献宝似的说道:“夫君哥哥,既然你要对付那个白痴的丘力居,我就让东部鲜卑各家出兵帮忙。  ”接着又骄傲的说道:“那些乌桓人在我们鲜卑铁骑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我这就去写信给他们……”

    既然月耀mm这么热情,陈举当然也不会推辞,反正这次不是打内战,让鲜卑人参加倒也无所谓。  于是马上点头同意:“好,就让他们也活动活动吧。  月耀,你先让他们准备一下,再问问他们到时候能出多少人。  等他们答复后,幕僚部再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此外,他们参战可以,战利品也不是问题。  但是,我有个要求。  他们必须严格按照我们的作战计划行事……”陈举又对旁边地独孤雯说道:“嗯,雯儿,具体的事情,还是叫你哥独孤傲来谈……”

    “是,夫君……”月耀和独孤雯高高兴兴的写信去了。

    ※※※※※※※※※※※※※※※※※※※※※※※※※※※※

    陈举又对【后宫军事委员会】的袁荃、迦罗雪、林冰雨三女说道:“你们记下,这次不但要鲜卑出兵,还有弁韩、东瀛、板楯蛮……反正凡是我们大汉的藩属、附庸势力。  也统统都要给我出兵!你们先做个预案……”

    “这样啊……”袁mm歪着脑袋想了想,实在不明白老公的目的。  连忙向迦罗雪、林冰雨打眼色。  陈举地【后宫军事委员会】基本上就是第二参谋部,除了幕僚部之外的军事智囊组织。  但是,袁mm这个【后宫军委主席】却并不太称职,咱们【落雁公子】个人战斗力很强,但她并不擅长这种动脑地参谋工作,基本上都是无为而治,几乎所有具体事务都是迦罗雪和林冰雨在办。  这不。  袁mm又在推卸责任了。

    【后宫军委副主席】迦罗雪本来就觉得有些不对,但又不好开口,现在一看袁主席的眼色,连忙趁机进言道:“夫君,您为什么要召集这些部队你?解决乌桓等东北势力,我们青州的军队就足够了呀,何况还有公孙安北胁助。  夫君,但军队多了并不是好事。  这些军队的装备、训练、编制都和我军差异极大,协同起来非常麻烦。  而且,要调动这些军队,也会增加我军的后勤压力……夫君一向熟知军务(才怪),但此次……”雪儿妹妹说了一大串,试图要陈举放弃这个想法。

    陈举笑着摆摆手:“没什么。  没什么……雪儿,我并没有指望kao他们打仗,他们的人也不用太多,来个千八百的就行了……”

    “夫君,你这又是?”这下子,【后宫军委】和美眉们都傻了。  她们开始认为老公是想多找些炮灰,但千八百地,也未免太少了。

    “你们不知道,我这样子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组织一支【联合**】。  哈哈哈哈……”陈举得意洋洋的仰天大笑。

    在陈举来的那个时代,世界警察是山姆大叔。  这位“大叔”有个习惯。  每次去扁人的时候,都喜欢拉上一大票小弟撑场子。  小弟们出钱的出钱,出人的出人,美其名曰“联合**”。  一眼望去,各色旗帜呼啦啦地一大片,各色军队哗啦啦的一大堆,效果好不好另说,反正那场面绝对是管够的,可以极大满足任何带头老大的虚荣心。

    陈举一直很羡幕很眼红这种华丽的做法,每次在电视上看到米国组织的【联合**】,都会诅咒该死地米国扑街。  以前当然没这个机会,现在既然回到东汉成了朝中重臣,要是不这么来上一把,心里怎么平衡得了?“看吧,老子也要有联合**了!满塞!挖咔咔咔咔……”陈大官人心里那个美啊,就别提了。

    ※※※※※※※※※※※※※※※※※※※※※※※※※※※※

    在中国周边的游牧民族中,乌桓是个很诡异的存在。  说起来,他们和鲜卑倒是标准的兄弟民族,以前都是属于东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鲜卑和乌桓这对难兄难弟一块儿做了匈奴的附庸。  大约活动于今西拉木伦河两岸及归喇里河西南地区。

    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元狩四年),汉军大破匈奴,将匈奴逐出漠南,乌桓又臣属汉朝,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代汉北御匈奴。  到了公元49年(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又从五郡塞外南迁至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即今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  乌桓在两汉时先后两次南迁,逐渐发展壮大,但受汉朝护乌桓校尉的管辖,分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政,一直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

    但是,别看鲜卑和乌桓是系出同源的民族,可这两家却毫无半点儿兄弟民族地感情。  说起鲜卑人民和乌桓人民之间地关系。  可能就和法德两国差不多。  当两族还在被匈奴统治时,匈奴单于每岁向两族征收牲畜、皮革,若逾时不交,便没收其妻子为奴婢。  当时乌桓地地盘更kao南边,条件要比北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