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贾诩二谋荆襄(一)

    第四四八章 贾诩二谋荆襄(一) (第1/3页)

    刘璝出兵赶赴德阳,将刘偱大军阻挡于广阳东南。

    不过绵竹失守,关中军杀入川中的消息,已经在悄然中流传开来,使得成都顿时变得大**。

    庞羲不得不推迟了出兵的计划,先命人平定成都的混**,而后才领兵出征。

    不过等到庞羲兵马出成都的时候,已经距离庞统占领绵竹过去了五天。五天的时间里,张松脱颖而出。辅助庞羲,把成都大小事情处理的是井然有序,让庞羲不禁大感惊讶,又喜悦万分。

    “永年有此才能,为何不早出山辅佐州牧?”

    张松面呈凄苦之sè,“松有自知之明,刘益州不喜我的长相,成都大小官吏也时常有所刁难。若非我张家在蜀中尚有一席之地,恐怕连治中从事也当不得。与其出头受人唾弃,不如老老实实的做些事情。若非将军有贤德之名,成都又危在旦夕,我是绝不会站出来受罪的。”

    这一番言语,说的庞羲感动万分。

    “危难时方能见得忠良,永年大才,季玉却是走眼了!”

    他要领兵出征,自然需要在成都有一番安排。原本,庞羲最信任董和,可是如今……

    出兵之前,庞羲命张松为成都将军,益州别驾,负责成都的大小事务。本来他还想带杨洪出征,可是杨洪在绵竹之战中受了伤,连夜赶回成都之后,就一病不起,甚至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

    如此情况,庞羲又如何带他?

    于是命杨洪为左军都尉,辅佐张松镇守成都。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庞羲把铜虎符分为两半,一半交给了张松,一半交给了杨洪。这虎符,是调动成都兵马的凭借,军卒素来是认虎符而不认人,类似于大秦国始皇帝时期的规程。没有完整的虎符,则成都兵马无人可动。

    这样安排下来之后,庞羲总算是放心了。

    清晨,大军出成都,向绵竹而去。刘阐在张松杨洪的陪伴下,出城十里,并祝庞羲旗开得胜。

    眼见大军愈行愈远,张松杨洪的脸上,浮起了一抹古怪的笑容。

    ******

    与此同时,巴西太守王商得到了庞羲的命令,与属下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出兵夹击涪关。

    命巴西佐校尉邓芝领兵镇守梓潼,负责粮草供应。

    王商自领五万蜀军,浩浩荡荡的向绵竹杀去。佐校尉,是刘焉设立的一个官职。益州虽地处偏远,刘焉也有土皇帝的架势,可是在礼制上,他却不敢逾越半分。将军这个官衔,非同寻常。如果没有朝廷的许可,即便是州牧也不能委任。成都将军,属于杂号将军,那也是刘璋从许昌讨来的封号。

    当然,具体这将军由谁担当,还是刘璋说了算。

    除此之外,校尉是一州最大的军事长官。贾龙当初就是以校尉之职,给刘焉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这也使得刘焉投鼠忌器,在校尉之下,设佐校尉一职,名义上是辅佐校尉的助手,实际上却有监督之意在其中。这种官职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分了兵权,但需要心腹之人才能担当。

    邓芝,就是王商的心腹!

    当王商大军抵达涪关的时候,绵竹战事已经开始了两天。

    庞羲那边领十万大军,猛攻绵竹。但是于绵竹而言,庞统镇定自若,数次击溃了庞羲的进攻。

    王商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

    只要能打下涪关,就可以对绵竹形成夹击之势。

    所以大军在涪关城下展开队形,王商出阵厉声喝骂:“黄权小儿,食君之禄,却不思为君分忧。今rì我大军已至,速速献关投降……念你年少无知,我可以替你说情,饶你xìng命。若不思悔改,待破关之时,休怪我不顾旧情!”

    涪关上,静悄悄。

    士卒鸦雀无声,只见王累在黄权和霍峻的陪同下,登上城头。

    “文表贤弟,为何执迷不悟?汉室皇统,已归关中。关东诸侯,挟持伪帝,实乃大逆不道。刘益州身为汉室宗亲,却不思为国分忧。今朝廷大军已入川中,文表贤弟还不速速归降?”

    王商一见王累,不禁大吃一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