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亿万大制作

    第五十四章:亿万大制作 (第2/3页)

愿意投资一千五百万,共同承担全球发行任务,要占据25%票房收益。梦工厂愿意投资三千万,出品发行,要占据40%票房收益。矩阵工作室负责剩下的三千万,占据35%票房收益。这也是电影版权的分配比例。

    华纳提出,需要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担任影片的制片人,他同意了。

    这个合同华纳最赚,给钱少分的多,但他们发行实力最强。陈天都当然不干,电影剧本是他的,为电影筹备最多的也是他,加上他又投资最多,居然占的少了,没这个道理。

    于是谈判继续。

    但是票房收益上实在挪移不开多少,即使再三扯皮,也是1%左右的位移,没多大意义。只能从周边入手。华纳要分30%周边,梦工厂分40%周边,矩阵能分到30%的周边。

    这是个从周边来弥补票房损失的方案,矩阵公司对影片周边的造钱能力是不行的。这份周边合同,当然是他们受益。

    陈天都勉强同意了,但提出了一个要求,影片续集的话事权全部归他。梦工厂、华纳方犹豫,陈天都坚守底线,最后还是同意了。也加了保险条款,如果要制作续集,另外两方保留参与进去的权利。

    三方签字,如此,一部由三家电影公司联合出品,投资预算高达7500万美元的大制作电影项目正式落成。

    次日,在《洛杉矶时报》娱乐版上,就可以清晰看到头条信息。

    “还在议论《第六感》导演会不会有第二部作品吗,你落伍了。他新成立的矩阵电影工作室联合华纳、梦工厂联合发表声明,一部投资高达一亿美元的科幻大制作电影正式立项。圣诞陈继续担任这部电影的导演、主演、编剧,兼制片人之一。但很明显,梦工厂对圣诞陈并不是太放心,所以才会拍出强大阵容来保驾护航。影片另一位制片人,正是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实际预算是7500万,对外宣称一亿大制作。

    电影还没开拍,宣传就已经展开,这就是大公司的成功套路。他们已经成功将电影这种不确定的文化产业商业链条化,在这种链条化的操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