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慕名之辈,接踵而至

    第六十三章:慕名之辈,接踵而至 (第2/3页)

说是不可能的,他只是一个新人,如果电影真这么赚钱,早该从吴语森那里传出消息了。”夏言道:“不过欧美媒体传的似模似样,谁也说不准啊。”

    罗明笑道:“陈天都已经答应加入影协,你们这下该扬眉了。”

    夏言一挑眉,“何出此言啊!明星就是戏子,说句不好听的话,‘**无情戏子无义’,你见过几个明星捐助影协的。何况金鸡奖、百花奖是公正的,不能从任何电影公司募捐资金的,我们也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罢了。”

    罗明撇了撇嘴,一脸不屑。

    ……

    陈天都以前没有面对中国电影圈人士的经验,陡然接到邀请,还真不知该如何继续。“看来以后交给孔乙己好了。”

    送走了急匆匆而来的一批人,他又接到了电话,这回是中戏的电话。

    居然是校长徐祥亲自打来的,说要给他补充办一个毕业典礼,“天都啊,中国电影这些年每况愈下。小平同志过世才一年多,他老人家提倡的改革开放,‘施行市场经济,不能一切靠政府’。但是大家都没这方面的经验,你在美国很成功,拍一部电影就拿下了全球票房冠军,了不得,这都是市场上拼杀出来的经验,是咱们中国电影人最欠的东西。我想请你在学校为师弟师妹们做一场演讲,传授传授拍摄《第六感》的经验,让大家看看国内跟好莱坞到底区别在哪里,你看如何?”

    陈天都傻眼了,他这还没拿毕业证了,就回去给校友们演讲,这不是要他的命吗。

    也的确是急了,中国电影发展到现在,历程也是你难以想象的。

    89年时候,国内电影票房收入为27亿元,观众人次更是达到293亿。90年25亿元,91年23.6亿元,电影《******》更是获得了2亿7千万票房,在当时票价只为2元的情况下,创下观影狂潮也不为过。92年达到32亿的高峰,93年也有28亿,至94年中国电影开始急剧恶化,而市场的票房灵药则是好莱坞分账大片。

    95年全国票房跌到10亿,产量不足一百部。到今年至今,全国收入票房不足14亿,其中美国分账大片占据7.85亿,占据一半好多。其实今年的票房能破10亿,还是《泰坦尼克号》的3.6亿做了大贡献,否则不一定能破10亿。观影人次刚过3亿,观众流失上百倍。

    95年至今,是中国电影最困难的时候,电影人几乎看不到任何前途。

    除了寥寥几个大导演,一心拍中国人的丑恶面,然后去博取西方人的认可好拿大奖。可这些电影,却在自己的国家连上映都无法上映,不得不说是讽刺。

    生长在红旗下,陈天都也想为国家出一分力。

    可他人微言轻,步子都没站稳,又哪有什么能力扭转乾坤。

    当下皱了皱眉,似然很想帮一把,但还是实话实说,“校长,很感谢学校的安排。我决定为学校捐助五台时下最先进的摄影机、放映机设备,辅助教学。至于演讲的事,恐怕力有未逮。我拍的可是恐怖片,虽然是反应社会人际关系的电影,但却有鬼怪出现,在国内连上映都不能!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讲,何况大家也未必看过我的电影。”

    “那先谢谢你的捐助了。我知道你的情况!”

    徐祥笑呵呵道,“其实我也很想看看今年全球票房冠军的《第六感》,如果你能提供胶片,学校可以提前组织大家观影学习一下,你看如何。虽然国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