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第二更)

    第一六四章: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第二更) (第2/3页)

还是那句话,只有你想不到。

    不罗嗦吗?似乎没有让人觉得罗嗦,停下来回头一想才发现脑子里已经满满的满足。

    《大西洋月刊》的专栏影评家墨索里尼-基隆感到越发的兴趣浓烈,银幕上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无法测度,完全的新鲜感和酷劲十足。

    这是角色气质、精致的台词营造出来的,那一大段台词有着快速的镜头剪辑和人物切换,场景中的每个人都有照顾到和发挥着作用,时不时有句幽默,和那些你永远猜不到下一步该往哪里发展的剧情,这大概就是不显罗嗦的原因。

    《洛杉矶时报》记者罗曼达-约瑟现在有点明白陈天都的意思了,“这是一种自信十足的讲故事方式,没有害怕地东拉西扯,小boss死了,衬托出一个更加强大的boss!一波推进一波,娓娓道来的一大段,突然来一段快的!就好像……就好像ml一样,虽然这个比喻有点不雅观。可原理是一样的,激烈的摩擦,待到厚积薄发终于忍不住的时候,就激烈的喷发出去,才会有彻底的爽快感。……没错,就是这种感觉。”

    也许已经有人意识到了,马上就有一场暴风骤雨要来了。

    两个已经成熟的卧底主角,陡然开始发力,戏份一场接一场的精彩。

    ……

    “标准的港产货,一万多,加上一千多的本地线,顶的上十几万的欧洲货。高音甜,中音准,低音沉,总之一句话,就是通透。来,过来听听。”

    刘建明筹备新家,去音像店挑选一套家庭音响,正好碰到去店里寻找藏着的毒|品的陈永仁。两个人就音响的效果做了一番讨论。

    可是当2850家影院的观众看到再次出现在镜头中的两人时,都不自觉发出惊叹。已经忘记这事第几次了,不得不再夸一声,“神化妆!”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一直演到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自然和谐,这份化妆功底堪比特效写真技术了。

    “this-is-the-end!”第一句歌词唱出来,就让人有点毛骨悚然感。

    “为什么我觉得这首歌比之前还要更好听了。”

    惠特尼也非常意外,歌曲还是那首歌曲,只是放进了电影的环境之中,却突然有种再次幡然一新之感。电影成就乐曲,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前有《保镖》和《泰坦尼克号》,似乎现在还可以添加一首“skyfall”。

    而看过戛纳版本的刘德华、梁加辉、黄博、孙轰雷等人却更加诧异,那个版本里可不是这首歌。而是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当时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有种神曲再现的感觉。没想到现在换到美国上映,改动会这么大。

    黄志诚与陈永仁在天台接头,陈永仁向黄志诚抱怨:“明明说好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

    “你对我态度好点行不行?现在全香港只有我知道你的身份,我回去把你的档案全删除掉。你一辈子做古|惑仔,我也不用烦了。”

    “你想要我怎么样?天天提醒自己,我是警察,做梦的时候都说‘放下枪,我是警察!’这样啊?”陈天都大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