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为这个夏天,再添一把火

    第二四六章:为这个夏天,再添一把火 (第2/3页)

者的思想,导演的意图。

    许多影评人看到这部诚意满满的终结之作,都不禁要想,一部剧本,究竟要经过多认真的对待,才会又有与剧情紧紧相连,却丝毫不矫揉造作的台词?又有多少作家知道,该说话时就说,不该说话时就闭嘴的道理?

    想到今年奥斯卡上陈天都遗憾缺失了最佳剧本奖,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是个错误。

    什么是电影?电影是可以看到的故事,从人的听觉,视觉,直至内心的情感触觉。如果一个电影没有了故事,就是废纸一叠,浪费墨水。

    香港电影浪费了太多的胶片,人力,物力,财力。纵观香港电影乃至整个华语电影这几年,所拍摄出的除了让国内不能放映的禁片,陈腐到观众不想看的文艺片,要么就是见鬼,几个香港少年偶像露脸的喜剧,和老年偶像捞钱的毫无诚意的作品。

    曾经的东方好莱坞多么辉煌的成就,如今已经奄奄一息。而中国内地从上百亿票房萎缩至如今一年十几亿票房,如此衰败,怪谁?

    可浪费的这一切,如果是为了换到《无间道》两部曲,那么之前一切的牺牲和颓靡,都是值得的。丝丝入扣的情节,暗藏的深意,可以说,这部电影剧本,连标点符号都是值钱的。

    在北美影院内,观众同样目不转睛,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场,连憋尿功夫都大大增强。

    这部被媒体评价为东方的《教父》,果然不是白叫的。

    看《无间道》的同时,《教父》三部曲的片段,也在脑中不间断的闪现着。对于《教父》来说,《无间道》是一种致敬,对不可超越的经典的致敬。《无间道》是喝着香港市井的水,吃着尖沙嘴的早点,成长于香港的黑帮空气之下。

    不论是《教父》还是《无间道》,只有在黑|帮半透明的社会中,才能衍生出与其交相辉映的艺术品。《无间道》是香港的缩影,是华语电影抢不走的艺术品。

    “砰!”

    一声枪响,黎名倒下了。一如上部中陈永仁倒下的瞬间。观众浑身一震,“哇靠,不是吧,又玩。”

    心中却不由自主的阵阵失落,一个警察到底是为了什么,之前所做一切,都抵不过临头一枪。又一个好警察。就这么死了。

    相比原作的《无间道3》,陈天都对电影的最大改变,就是将那些花花肠子一般的回忆和穿插剧情给捋顺了。让观众不必要再从字母年份前后不断变迁之中。才能看得懂电影。

    简单、直接,从前往后,讲述了第一部中所没有讲到的故事。原来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一群人在为反卧底在不断行动着。

    电影结束后,大银幕上再次出现矩阵的logo,“skyfall”音乐在北美洛杉矶中国大剧院中响起,所有人一齐站起来为他们鼓掌。这依然是一部经典。也许会少了看第一部时候的惊喜,却表达出了不同的味道,吸引不同的人去议论它。

    首映结束后。让太平洋两岸影迷都无比关心的一件事,那就是媒体评价。

    网络上影迷们对于《终极无间》观影感受的第一时间交流,“没看过的,我建议。去电影院看看去吧。值得一看。”、“将‘我要做个好人’这个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