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 灾难大片

    119 灾难大片 (第2/3页)

后“贱女孩”也被他列入了考虑范围,这样的青春校园电影拍摄起来几乎没有技术含量,但只要把逆光、暖色调的镜头控制好,并且掌控节奏,取得成功不是一件难事。

    上一世,“贱女孩”可谓是大红大紫,这部仅仅投资一千七百万美元的电影却席卷了八千六百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并且引爆了无数话题,让林赛-罗韩(Lindsay-Lohan)登上了事业巅峰,派拉蒙影业也是大赚一笔。

    不过,考虑到最近的计划——兰斯希望把西洋镜影业也拖入这个漩涡,对“特洛伊”展开竞争,所以“贱女孩”显然不符合这样的风格,一旦走漏风声,说不定瑞恩就会退缩了。所以,兰斯暂时把“贱女孩”作为备选计划,重新挑选了一番,最后选中了灾难大片“后天”。

    “后天”是由“灾难片之王”罗兰-艾默里奇拍摄的,这部继“独立日”之后最震撼的灾难片在上一世上映之后引发了无数讨论,口碑方面延续了商业大片一贯的模式,毁誉参半,评论明显极端化,但电影的票房却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独立日”在1996年可是取得了三亿的北美票房,但“后天”最终的北美成绩却止步于一亿八千万,令人大失所望。

    对于电影一亿两千五百万美元的投资,这一票房数据不要说盈利了,甚至足以让投资商二十世纪福克斯亏本;所幸电影的海外票房表现十分出色,不仅避免了亏本,还让二十世纪福克斯小赚了一笔。

    在兰斯看来,“后天”可谓是灾难片之中的典范,不仅场面恢弘、特效惊人、声势浩大,将人类与大自然对抗之中的渺小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主题深刻,将地球温暖化的问题直接摆上了台面,并且以亲情作为主线贯穿起了灾难片里没有主线的难题。更难得的是,在“后天”上映之后的数年时间里,地球温暖化问题确实越来越严重,这使得“后天”几乎成为了启示录一般的作品,被不少人认为是与现实联系最为紧密的灾难电影。

    这部作品显然比“2012”要出色了许多——诸多影评人也认同了兰斯的这个观点。特别是“后天”对于灾难根源的讨论和反思,不仅仅比“2012”出色,而且比大部分灾难片都更加值得回味。“后天”的票房潜力远远不止如此。

    可是,为什么“后天”的票房不尽如人意呢?“2012”的北美票房十分糟糕,仅仅只有一亿六千万,但是全球范围内却足足有七亿美元的票房,电影的两亿美元成本让哥伦比亚影业惊出一身冷汗。而“后天”的全球票房只有五亿美元,根本不在一个级别。

    原因很复杂,但也可以很简单,兰斯认为可以总结为两点:第一是宣传效应,“后天”的宣传工作明显不到位,声势更是远远落后于以世界末日为噱头的“2012”,当然,这需要天时和地利的帮助。不过宣传的不到位明显影响了票房的更进一步。

    第二是电影节奏的控制,由于“后天”剧情本身的限制,它缺少像“独立日”那样的终极大决战,也缺少像“2012”全球覆灭的震撼。在电影后半部分,剧情明显放缓下来,最终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