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宣传效果

    382 宣传效果 (第2/3页)

雾袅袅而起,一头短发被梳成了大背头,露出了整张脸颊,他就这样安静地看向镜头,细致如同水墨画一般的五官在氤氲的雾气之中一点一点描绘出来,奶黄色的光线投射在脸庞上都彷佛变得柔和起来,那双惊心动魄的眸子犹如广袤的大海一般,湛蓝而清澈,深邃而包容。

    “兰斯洛特:我希望我做好了一个花瓶的职责。”

    封面照片之下,附属着这样一句话,几乎让人以为自己眼花了,错愕不已。即使对“美国周刊”不感兴趣,即使对兰斯不感兴趣,看到这句话,也会忍不住购买这本杂志,仔细翻阅一番的冲动。

    当人们打开杂志之后,就会发现,这句话只是一个噱头而已——效果十足的噱头,“美国周刊”整整用了四页内容刊登这篇专访,除了专访里附带的五张照片之外,还用了两个单独页面刊登了完整尺寸的照片,换而言之,就是一共七张照片,从方方面面展示了兰斯的个人魅力。

    在这篇专访里,兰斯不仅提到了“罪恶之城”这部作品,重新唤醒了许多人对弗兰克原著漫画的回忆,同时还深入讨论了“借刀杀人”这部作品——这顿时让人们都一脸惊愕地发现:兰斯居然和汤姆出现在了同一部作品里。

    这着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借刀杀人”此前两拨宣传之中,派拉蒙没有隐瞒演员卡司的信息,只要有心,都可以发现兰斯的名字紧跟在汤姆之后,但事实上,宣传侧重点始终都集中在汤姆身上,以至于许多人都以为,兰斯只是作为导演而已。

    现在,人们才意识到,“借刀杀人”居然是汤姆和兰斯联手出演的,这着实是一个爆炸性的消息。

    在过去这两个月时间之内,“借刀杀人”的宣传声势不能说密集,但的确吸引了不少注意力,尤其这是汤姆自“最后的武士”之后,一年来的唯一作品。在宣传期中,汤姆大肆地讨论拍摄“借刀杀人”过程的辛苦和折腾,这让人们不由就想起了“碟中谍”的宣传。

    自“碟中谍2”在2000年上映以来,汤姆已经连续四年没有带来票房大捷了,最好成绩就是去年的“最后的武士”,一亿四千万美元的成本却仅仅只换来了北美一亿一千万的数据,虽然全球票房高达四亿五千万——但所有人都知道,汤姆在北美的号召力正在急速下滑,全球范围的号召力则是在吃老本。

    所以,人们更多是把“借刀杀人”放在和“最后的武士”一样的位置,然后好奇着这部作品能否重现“碟中谍”的辉煌。

    可是现在,“美国周刊”对兰斯的专访却以一个与众不同的视角对这部电影进行了剖析,一方面,这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兴趣,特别是兰斯在采访之中提到了“洛城机密”和“盗火线”,以及那部经典的“夜访吸血鬼”——当年这部吸血鬼佳作并没有引爆票房,北美数据甚至没有过亿,可经过时间沉淀之后却证明了这是影史最重要的吸血鬼作品之一;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兰斯挑战演员这件事,也萌发了更多的好奇。

    几乎每一名读者的视角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