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两难抉择

    433 两难抉择 (第2/3页)

,不仅因为蝙蝠侠在这一部作品里完成了使命的蜕变,同时还因为小丑和双面人两个反派角色的出彩,让故事得到了升华。

    “超人:钢铁之躯”努力想要达到这个高度,做出了许多改变,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反而导致故事变得拖沓和虚浮,就连商业电影具备的快感、刺激和华丽也丢失了。

    这也最终体现在了票房成绩上,全球六亿七千万美元的票房,相较于两亿两千五百万的投资,着实不能算高,严格意义来说,华纳兄弟依旧没有实现太多盈利。当然,漫画改编作品的真正大头本来就不在票房之上,“超人:钢铁之躯”不仅仅是超人系列的重启,同时还肩负着振兴DC漫画宇宙以及构建“正义联盟”世界观的重任。

    其实这就是在模仿漫威宇宙的道路,当初“美国队长”和“雷神”的票房成绩都算不上大爆发,仅仅只是中规中矩,无功无过,但两部作品却为漫威宇宙奠定了基础,累积下来的能量在“复仇者联盟”迎来了大爆发。

    所以,“超人:钢铁之躯”的票房数据差强人意,但却没有阻止华纳兄弟构建DC宇宙的决心。

    如果兰斯选择“超人:钢铁之躯”的故事作为超人的重启系列,势必将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在2004年的当下,漫威宇宙根本没有影子,想要说服华纳兄弟以一部电影为基础,构建起整个DC宇宙,投入不仅仅是三亿,很有可能是三十亿,乃至更多,而且还是在超人电影已经沉寂了近二十年、蝙蝠侠重启电影还没有来得及上映的情况下,难度之大难以想象,即使是快速崛起的兰斯,想要说服巴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算暂时把DC宇宙的事情搁置一边,“超人:钢铁之躯”的剧本也存在着不少隐患。电影有意深入挖掘,但却略显刻意,反而本末倒置。

    “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为什么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仅仅只是因为其哲学内核,或者仅仅只是因为小丑?当然不是,而是因为诺兰对节奏的控制、爆破的分部、高/潮的铺垫以及气氛的掌握,都达到了惊人的水准,电影的本质还是一部商业电影,而哲学内核和小丑的出彩对于商业电影来说,仅仅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所以,兰斯势必需要重新对“超人:钢铁之躯”的剧本进行调整。但正如兰斯在晚餐时对巴里所说,超人所面临的束缚和瓶颈太多了,想要一口气打破这些束缚,并不困难,困难的地方在于如何把握尺度——让观众感受到新意,却又不会因为新版超人而退步。

    可以想象,这项工作将会无比困难。

    当然,兰斯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抛弃“超人归来”,也抛弃“超人:钢铁之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剧本,甚至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重新构建整个DC宇宙。这是一个无比恢弘的架构格局,如果可以的话,兰斯会希望DC漫画保持他对正义的解读——也就是诺兰为“黑暗骑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