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 改编难题

    657 改编难题 (第2/3页)

戏份。原本,这是电影最大的噱头,但由于阿齐瓦的剧本没有给予罗伯特足够的深度和厚度,导致罗伯特发现其他人类时,噱头被戳破,后续高/潮和升华也没有能够跟上,故事立刻就变得头重脚轻起来。

    兰斯缩短罗伯特一个人的戏份,一方面是给予后面的僵尸大战更多的空间,增加“脚”的比重,让电影的高/潮可以真正精彩起来,这才是商业电影的亮点,最后时刻大决战必须惊心动魄。除此之外,兰斯更加喜欢僵尸进化智能的这个结局,所以他需要在剧情之中埋下伏笔,让僵尸也变得“人性化”,不仅可以设下陷阱捕猎罗伯特,使得对峙充满了冲突,还可以让终极决战变得精彩纷呈,更重要的是,出人意料的结局将会升华整个故事。所以,后半段的分量和内容必须增加。

    另一方面将会在前半段缩短之后的空间里,让罗伯特这个角色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起来,尤其是加入心理转变的整个过程,不仅可以引导观众一起加入电影之中,而且可以增加“头”的分量,平衡头脚之间的比例。兰斯希望能够采用三段式结构,铺垫罗伯特孤独和绝望的升级,让心理转变取代阿齐瓦版本里的末世生存成为前半段的故事主线。

    在阿齐瓦版本的剧本里,缺少一个清晰的思路,末世的惨烈、孤身一人的寂寞、人类与僵尸之间的对抗等内容都占据了重要比例,这使得故事缺少内涵的串联,所有情节都浮于表面。现在兰斯就打算注入一个明确的主线:末世之下存活的“人”,主角不是末世,而是人,这里的人还分为“没有感染病毒的正常人类”和“感染病毒成为僵尸的异变人类”,人才是真正的主角,而人的情绪变化、心理变化才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这也是原著里最为吸引人的部分,兰斯将会以这样的独特视角去诠释一个别样的末世故事。

    不过,纸上谈兵容易,但执行起来却难于登天。撰写剧本一般来说一页就是电影的一分钟,如何衡量一页纸之内的内容,又如何让结构之间达到平衡,更重要的是商业电影的高/潮节奏把握必须贯彻始终,这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这也是顶尖类型片编剧、顶尖类型偏导演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兰斯不准备操之过急,他先从框架开始撰写,有些类似于命题作文,比如说罗伯特一个人的时间控制在四十分钟左右,再比如说大决战的僵尸大战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确定了每一个局部的情节分配之后,让整个故事大纲变得稳定,然后再着手开始填补内容。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耐心,更需要天赋。

    兰斯不由就想起了上一世那部赫赫有名的作品,“史蒂文-乔布斯”,由迈克尔-法斯宾德主演的那部。这位苹果教父去世之后,关于他的传记改编作品就一直是热门话题,2013年曾经由艾什顿-库彻主演了一个版本,结果遭遇如潮恶评,流水账的叙事和扁平无趣的人物完全没有展现出任何史蒂文-乔布斯的风采,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