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游侠儿

    第22章 游侠儿 (第3/3页)

口鼻,不住点头唯唯。

    “怪哉,此乃赵国宫廷大臣圈子里的事情,若非人有心散播,怎么会邯郸人人皆知。”

    明月心里如此想,面上却带着微笑,对他们说道:“既然二三子都敬我,那我便多问一句,汝等今日为何在此斗殴啊?”

    “好让长安君知晓,事情,是这样的……”

    一问之下,明月才知道,原来这场差点见血的决斗,是因为人潮拥挤,一人不小心踩了另一人一脚,由此导致了两拨人的口角和争斗……

    这都哪跟哪啊!

    “如此一点小事就值得搏命么?”

    明月哭笑不得,他不由想起了舒祺说过的“三剑”来,瞋目而语难,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此庶人之剑,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

    这如斗鸡一般的庶人之剑说的,就是眼前这群里闾布衣之侠吧?

    他不由板起了脸:“汝等都是赵人么?”

    众游侠儿曰是。

    明月当即教训他们道:“既然都是赵人,又非语言不通,有什么是不可以商量的?我曾经听过说一件事,当年蔺相邦从渑池之会回来,被廉大将军刁难时,总是远远看见廉将军就避让,门客舍人问他是何缘故。蔺相邦说,他并非是怕廉将军,而是因为,秦国之所以不敢轻辱赵国,就是因为廉、蔺二人在,倘若他们两虎共斗,势必不能共存,所以才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正是因为相邦这相忍为国的胸襟,和廉将军知错能改的负荆请罪,于是才有了将相和,才有了赵国的今天。”

    “我如今自愿去往齐国为质,也是为了国家之急,个人安危放在后。却不想,二三子都是赵人,却在秦国大兵压境的时候,因为小小肢体冲撞,竟对着自己的同胞拔剑相向,有这本领,为何不向着秦人使!?”

    众游侠儿都听呆了,不想眼前这位十五岁的公子能说出一副大义凛然的话语来,周围的邯郸人也随声附和,在舆情的压力下,游侠儿们一时间又羞又愧,恨不能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重话说完以后,明月又放缓了语气,他让最初发生冲突的那俩人站出来,让他们相互行了礼,道个歉,这件事就此过去,双方不要再拔剑相向了。

    事情皆大欢喜,在邯郸市肆的官吏、兵卒还没来得及过来阻止私斗前,就被长安君摆平了。

    明月本以为现在可以继续登车上路了吧,谁料那群游侠儿却更不走了,周围的人也越围越多,想要看长安君一眼。

    也不知是谁起得头,游侠儿中有人突然振臂一呼道:“长安君说的有道理,侠者,当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吾等受教了。如今长安君要为了赵国,去齐国为质,吾等身为赵人,岂能坐视不管?依我看,不如就跟着一起去临淄,保护长安君安全,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