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驰援长社

    第二十三章:驰援长社 (第1/3页)

解决幽州的事情后公孙续跟众将领都在大帐内讨论下一步该怎么走。现在黄巾起义正是高峰时期,朝廷派出的三大中郎将并没有克制住黄巾军的势头,朱儁军在四月份的时候就被黄巾波才所败而撤退,皇甫嵩独木难支,又恐孤军被围,唯有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现在在长社外的黄巾军号称五十万,长社内的官军加起来不到十万,而且士气低落,粮草也仅够一个月用了。

    朝廷接到皇甫嵩和朱儁的求援信后也准备派出援军,但由于黄巾事起突然,朝廷又要面对这个混乱的局面,已经不能派出多少军队援助,在接到公孙续的战报后朝廷马上传令公孙续率军援助长社。现在卢植在北方和张角对峙着,稍微占据优势,真正能打破局面的地方就在长社,只要长社官军胜就可大败黄巾,如果长社黄巾胜,那么卢植也会成为孤军在外,早晚会有给吞没的危险。

    所以公孙续当晚下令,明日三军拔营,众将士都要快马加鞭赶往长社,好在公孙续有战马资源,所以就算是步兵赶路的时候都是骑马,速度比别的军队要快上很多。按公孙续的估计,只要七天天自己就能赶到长社,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毕竟他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要是别的军队,没有二十天想赶到长社那是不可能的。

    行军的路上公孙续不断接到最新的战报,长社那边官军没有再出战,只是等待援军的到来,黄巾军一天也没有放松,每天派人攻城,想在援军到来之前就攻下长社。

    不过长社内的官军甲胄精良,守城资源充足,而且还发动了五万青壮帮助守城。所以现在的长社还是很安全。五天后公孙续的大军离长社不到两百里,再往前走就有可能被黄巾发现,公孙续一路上把刺侯和白马义从分成五十人一队都放出去清剿黄巾军的暗哨。

    所以,现在长社内的官军和长社外的黄巾都不知道公孙续在哪。公孙续看着经过连续赶路体力都快透支的将士,他知道现在不可能把他们投入战场,于是下令休整一天,晚上再继续行军,他准备打黄巾一个措手不及,所以隐蔽性一定要做好,而晚上行军是最好的选择。

    这还得得益于幽州军队因为公孙续特意加了一条夜晚行军的训练项目,不然,没有几个将军敢在晚上带着军队跑几百里,这是玩命的事情。

    休整一天后,将士们的体力得到很大的恢复,公孙续下令继续向长社进发,为了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公孙续公孙续在离长社一百里的时候就绕道了,虽然要多走五十里,但这样更不容易会被发现。在离长社不到三十里的时候公孙续没有再往前前进,二是将军队隐藏在一个大片树林里休整,他在等两件事情,一是等天黑,二是等将士们体力恢复。还好行军的干粮很多,现在所有人都克服一下就不用生火。

    到现在为止,公孙续的军队还没有被黄巾军发现行踪。夜幕降临后所有人都被要求睡觉,都是见惯了血打多了仗的人,说睡就睡,每个人都带有羊毛毯子,这是辽东那边特意带来的,只有辽东才能将这一文不值的羊毛变成羊毛毯,所以,公孙续的军队说起来很幸福。

    除了刺侯外所有人都睡的很香甜,接下来就是大战,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永远睡下去。午夜的时候公孙续下令所有人马上检查武器和战马,半个时辰后公孙续带领全军向长社进发,总的来说公孙续的队伍走的很慢,战马奔跑需要预热,将士们需要保持体力,有五十里的路要走,时间也很充裕,所以公孙续不急。

    离长社只有十五里的时候公孙续就停了下来,只要卯时一到公孙续就会大举进攻。三军将士都在做最后的准备,有的靠在战马上打盹,有的在擦拭兵器,但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因为军令要求每个人保持安静。

    天慢慢放亮的时候公孙续下令全军进攻。陷阵营,三千步兵和辎重兵跟在队伍最后面,六千骑兵率先攻进了黄巾军的营地,赵云张飞各领两千人四处放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