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第一座京观

    第五十一章:第一座京观 (第2/3页)

一个想法:“赵云太阴险了,竟然装傻。”

    赵云看到援军来了后也不激动,只是继续指挥自己的千人队。另外一边领军的夏侯兰看见自己的大哥赵云被围困,当即率领三千人冲向匈奴中军后方,五千选锋军早就自由射击去了。

    选锋军士兵的军事素养很高,即使没有军官指挥,他们也能相互配合作战或是自由作战。五千匈奴败军就被他们射杀的只剩下三千,而自己这一方不损失一人,甚至是,不怎么出力。这就是选锋军的厉害之处。

    很快,匈奴军就被幽州军打散了,没有百夫长和千夫长的组织,匈奴军只能各自为战,但是这样一来就会被幽州军偷袭。当然,你或许会问,匈奴军的千夫长跟百夫长都哪去了?

    呵呵,这,就得问问选锋军了,只要是军官模样的匈奴人,都被选锋军盯上了,猎杀军官,可比猎杀小兵的功劳要大得多。

    须卜骨都候知道大势已去,不得不率军朝北逃去,匈奴士兵个个骑术甚好,逃跑起来也相当顺手。赵云只派出五千选锋军自由追击五十里,其余士兵则救助伤员以及打扫战场。

    一个时辰后战场打扫完毕,赵云带着士兵以及所有匈奴军的尸体朝北行军。后方四十里处,高顺也率领大军两万,以五千骑兵开路,一万五千白波军牵拉这牛车或马车也朝北走去。

    车上全是匈奴军的尸体,哪怕是前几天战死已经被埋起来的匈奴军也被挖了出来。因为,他们的尸体有大用。

    两天后,距离雁门关两百里处,赵云和高顺在这里会师,两支队伍加起来共有三万三千人,高顺一声令下,三万大军全都忙活起来,因为他们要建造一样胜利的标志,那就是公孙续答应过汉灵帝的:京观。

    两万多具匈奴军的尸体被堆积起来,一座三十米高的京观就这样出现在了草原上。草原上的第一座京观就是出自高顺和赵云之手,幽州军还好点,毕竟杀的人多了,内心也不那么震撼,可是白波军却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炫耀军功的建筑。

    一万五千白波军虽然经历过不少战阵,但是略显稚嫩。高顺可没有心情管他们的感受,就在京观造好后高顺宣布,一万五千白波军正式成为幽州军的一部分。

    这一下子让这一万五千人沸腾起来。能加入幽州军,说明他们彻底摆脱了俘虏身份,以后是不愁吃不愁穿了,而且还能养活一大家子。

    雁门这边一切忙好后,高顺写好奏章送交到公孙续那里,无非就是战役的整个过程。在奏章中,高顺特意提到张辽以及他的国人之处。高顺相信公孙续肯定会对张辽感兴趣。

    他却不知道公孙续在接到高顺的奏章后有多兴奋,但是张辽新传是并州军的一部分,而且,张辽的整个家族都在雁门,要想把张辽弄到幽州还是很有困难的。

    但是好在雁门离幽州很近,公孙续思虑再三后就在奏章上加了一条,为张辽请功,推荐张辽为雁门太守。然后公孙续就把奏章送往洛阳。

    同时,高顺还专门送信给高顺,让他多拉拢张辽至少要让他对幽州军有好感。

    其实公孙续不知道的是,张辽对于幽州军是相当的佩服与向往,尤其是高顺和赵云,两人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而且军事才能出众,如果不是已经加入并州军和家族的拖累,张辽甚至都想直接投奔到公孙续帐下。

    在雁门休整一天后,高顺留下关兴率一千千骑兵并五千步兵帮助张辽防守雁门,然后,高顺率大军四万五千人前往公孙续的大军所在地进发。

    张辽只以为幽州军慷慨,他却不知,雁门的防务基本上是被幽州军把持。当然,这一切都是私底下展开的,关兴也不会把事情做的太明显。张辽成了暂时的雁门最高长官,但是关兴拥有绝对的军队控制权。

    雁门之围已解,公孙续马上就派人送了战报给丁原,丁原得知幽州军奉皇帝之命援助并州,当即传令三军援军已到,雁门之围已解,并州军本来被连日的攻城战打的士气低落,现在听说幽州骠骑将军率八万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