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烽烟又起2

    第五百六十五章:烽烟又起2 (第2/3页)

家后再也不找不到亲人。

    汉武帝在征讨匈奴这方面确实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为何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治理的国度内还会爆发起义呢?难道那些百姓不为有这样的皇帝自豪吗?

    纵使汉武帝从草原抢来了大量牛羊,得到了大量战利品,可这些都没有分给百姓。靠百姓打仗,最后百姓却一无所得,在这种情况下,想不要百姓起义,行吗?

    公孙续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减轻了自己领地内百姓的压力,百姓对于公孙续来说就是战争潜力,他不能为了发动一场战事就让自己领地内数十万百姓放弃生产跟着自己去玩命。

    再说,公孙续没发动一次战争都是想带领自己领地内的所有人走向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带着他们走下坡路。这就是公孙续能在每一次大战后迅速恢复的重要原因。

    大军出发,天下震惊。这是北疆军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南下,上次面对青州百万黄巾,公孙续也才出动了三万人不到而已,可这次为了对付袁绍,他先是兵分两路,而后又是派出四万骑兵,从此足可以看出公孙续对这场战事的重视程度。

    “主公,我军第一战就攻打渤海,是不是有点偏离主战场了。”关羽看着前方说道:“何不直接调集大军与袁绍决战,子龙那边现在也已经出发,我军实力本就在袁绍之上,何必如此?”

    “云长,我知你骁勇,也晓得你很会打仗。”公孙续回道:“但是我作为主要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战事的问题,攻下渤海后我军就有了章武,渤海领出靠近沿海的地区,如此可靠海军帮我们运送后勤物资。

    我军的后勤物资就可以从中山经河间,入章武,幽州的粮草可以直接通过渔阳那边从水路运送过来,如此可减轻我军后勤的压力,更避免了‘骚’扰当地百姓。

    还有一点,袁绍在冀州也是苦心经营多年,我军虽然早先就占据了中山、河间等地,而且也从韩馥手上借到了赵地,广平,朝歌三地,但我军在冀州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

    其中主要原因就是袁绍在冀州的统治权,渤海算是袁绍的老家,他当初就是渤海太守,这里有他经营多年的底蕴,我军来攻打渤海,其实就是与袁绍在冀州的部队进行决战。

    若是我所料不错,渤海这边绝对已经集结了超过五万的军队,你不要小瞧了袁绍,他麾下能人无数,就比如说那郭图,虽然善于勾心斗角,但他也是有些真本事的。

    不要以为冀州的中心还在邺城,这是非常时期,邺城就算城高墙坚又如何,总归是人心不稳,难以持久。再说,相比于渤海而言,邺城更加容易被我军围困,袁绍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选择渤海。

    况且渤海离青州又近,平原、清河、安平等地又能及时给与渤海在兵力和粮草上的支持。若是我军一开始就去攻打邺城、安平等地的话,袁绍军就能从渤海源源不断的提供支持。

    这样一来,我军势必就会陷入不断的攻城拔寨之中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