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源与人脉(上)

    第一章 资源与人脉(上) (第1/3页)

    问:何为创业?

    答: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这是创业的定义之一,如果仔细去看这条定义,我们会很容易发现,有一个名词在其中非常重要,而这个名词也正是创业者想要获得创业成功所必须把握的关键因素。它就是资源。

    一家伟大的公司,手中一定握着一个或者多个重要的资源,很多时候,资源甚至成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资源对于创业相当重要,尤其是在这个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的国度里;大多数的时候,拥有了资源就等于拥有了生意。

    从改革开发至今,我们可以很轻易地看到资源在生意当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山西省的煤老板们,因为坐拥丰富的煤炭地址资源,所以可以快速致富,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土豪。温州炒房团,因为拥有雄厚的资金资源,所以可以在地产界“呼风唤雨”,席卷全国房地产市场。北京、深圳的it创业者们,因为所处地区拥有庞大的人才资源,所以可以快速招贤纳士,开创一次又一次的互联网神话。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他们手中没有这些资源也就不可能拥有今天的事业辉煌。

    资源,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商业本身就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过,资源在中国的商业中所起到的作用却远胜于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点从银行借贷就能够表现出来。在我国,最容易向银行借到资金的公司一般都是国有企业或者房地产企业,因为前者拥有国家这个后台(也就是拥有权力资源为其担保),后者拥有土地资源。而西方则不然,在西方,银行业是随着贸易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古时出海的商船或者进行贸易的商家为了可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流动性而不得不向犹太的放贷者们借高利贷,如果没有这样的借贷,西方的商业是不可能开展起来。但这样的借贷却受到当时西方主流社会的排斥,因为其不符合基督教教义。后来梅第奇家族发明了一种记账方式,形成了合法放贷的银行,借贷领域才渐渐地被主流思想所认可。可以说西方的银行是随着贸易的发展应运而生的。而我国的银行却没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我国古代一直是一个重农轻商的社会,至少在南宋之后直至清朝末期都是这样的。银行的雏形在鸦片战争之后才渐渐出现,长期的以权力为导向的文化使得官僚与商人“形影不离”,商业自然也就不可能是纯粹的商业,而它更蒙上了一层权力的纱,如果想要获得商业中的资源,那么就不得不触摸这层权力的纱。

    因此,西方对于借款方看重的更多是信誉和盈利能力,而我国更看重的是他们手中的资源。中国的生意和银行是一样的,没有经历过长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