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零四 江上乌帽谁渡水(七)

    三零四 江上乌帽谁渡水(七) (第3/3页)



    朱慈烺对熊明遇印象不深,但是能被王徵看中并聘为教授,绝不会是泛泛之辈。

    至于秦良玉,那可是大名鼎鼎,历史上唯一一个进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女子。

    “秦良玉来勤王倒是符合她忠义的性子。”朱慈烺叹道:“但她既然来了,也说明四川落入贼手,再难振作了。”陆素瑶没想那么深远,听了恨不得打自己的嘴,连忙又将纺纱机、大玻璃和燧发火铳的事说了,朱慈烺这才又心情舒畅起来。

    俗话说

    “衣食住行”。衣服甚至排在食物之前。而纺织业的瓶颈就在纺纱,只要有足够的纱,织布作坊就能将之织成布匹,这也是大明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朱慈烺一直遗憾山东没有什么可以作为外销的拳头商品,这回有了大量的棉纱、麻纱产出,就可以鼓励山东妇女织布。

    无论是卖去南方还是出口日本、朝鲜,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再加上大块的平板玻璃,完全可以作为奢侈品,获取极高的利润回报。

    而且这回李自成肯答应用马匹换棉衣,也给山东棉布和东宫骑兵多了一条出路。

    这笔交易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关系,一种不同于你死我活的关系。卧榻之侧固然不容他人鼾睡,但现在自己力不从心,也只能捏着鼻子忍住了。

    “请秦帅速速到济南府,”朱慈烺道,

    “还有,你让侍从室给我写一份‘招贤榜’,发在《皇明通报》上。不仅是文学之士,但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来济南,朝廷择才录用。”

    “殿下,”陆素瑶有些迟疑,

    “这是否会招人口舌?”——太像曹操了么?朱慈烺摇头道:“以皇父的名义发。”……崇祯已经很大方了。

    没有任何一个当权者能够容忍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力,其中自然包括自己的儿子。

    不过从北京逃出来之后,崇祯一直有种依赖儿子的感觉。亲眼见了东宫军与建奴的硬仗,皇帝陛下更是有种受人保护的感觉。

    身为皇帝,有能臣干将为他卖命,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但这个角色变成了自己十五岁的儿子,就使得他难以心安理得地接受。

    ——掌国家,育百姓,保妻子,这才是皇帝应该做的事啊!崇祯心中无奈,又读了一遍东宫送来的文移,终于点了点头:“就照此用印吧。”(未完待续ps:注1:《明史》记为崔呈秀之父,《幸存录》、《国榷》记载为其母,故取后说。

    求推荐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