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双倍月票,附带近期更新解释

    求双倍月票,附带近期更新解释 (第1/3页)

    里虽然不错,但支撑咱们一个军三万人还是有些憋屈了。”

    “别太远。”林涛道:“而且这里还是得修个堡,否则大批物资无法中转。”

    赵良栋才不关心修军堡的事,他带着一个师的秦兵,直扑北面的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为“宫殿,陵寝之地”,是一片东西长八百里,南北宽六百四十里的广袤地区。所谓“黄河百害,唯利一套”,鄂尔多斯就是河套地区最为富庶的地方。它东、西、北三面都濒临黄河,北面就是黄河灌溉区,起码能有八十万亩良田得到灌溉,如果修好了水渠,可以有上百万亩的良田。

    大明曾在此设东胜卫,但随着河套地区的失守,这里也沦为蒙古人的占领区。

    赵良栋早就追着牧民到过乌兰木lún河,也知道这里的虚实,带领一个师的人马过来,蒙古人肯定得望风而逃。

    结果证明,赵良栋错了。

    鄂尔多斯部和土默特部的蒙古人得知明朝大军前来,并没有渡过黄河逃往yīn山以北,或是前往东面的归化城。

    他们直接向赵良栋率领的明军投诚了,甚至翻出了俺答汗时代传下来的大明册封文书,以此证明大家都是一家人。

    赵良栋知道土默特部已经不再像俺答汗时代那般英勇善战,但他没想到作为蒙古六大万户之一的鄂尔多斯部竟然也会投降。

    鄂尔多斯部并非一支天然形成的氏族部落,他们其实是一种职业,为成吉思汗及其近亲的宫帐侍卫。在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四大鄂尔多组成了看护八白室的侍卫部落,父子相传,最终形成了鄂尔多斯部。

    连这样的部落都投降了,前面还有得打么?

    赵良栋看着一干蒙古部落的酋长,以及跟随在他们身边的番僧喇嘛,心情起伏,对自己名垂青史的夙愿多了一份担忧。

    林涛则为光复东胜卫而感到头疼。如果是边境冲突,可以很简单地报个死伤人数上去。然而现在蒙古部族投诚,关系到大明对外藩的处置,这就不是大都督府可以一言判定的了。

    ——这算不算是擅开边衅啊?

    林涛写报告的时候颇为纠结。

    ps:

    求推荐票,以及28号开始的双倍月票。

    求双倍月票,附带近期更新解释

    这周高烧三次,平时也一直在头晕头痛,肢体酸痛的亚健康状态,昨天直接就病倒了,连起身喝口水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在床上硬挺。想想也很正常,从去年9月上传《金鳞开》至今,每天都要伏案工作八小时以上,最近两个双休日才得以休息,人一放松,之前强压住的病恐怕全都ianxia/庶女有dú:凰倾天下最新章节bào发出来了吧。

    至于这两天(今天我自己也不知道能码多少字)漏下的章节,我会慢慢补起来,现在全勤没了,酬勤总不能再扔掉,否则真没饭吃了。

    九月二十八号到十月七号有双倍月票,请大家多多支持~~!rs

    六四零 平生只负云山梦(1)

    一提到“边疆”两字,绝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漫长陆地边境,想到的是打着发辫的蒙古人和女zhēn rén,而不是从辽东到海南岛的海疆。这种潜意识地心理选择,正是因为北方给华夏带来的太多创伤。

    “东南亚放一百年仍旧是我朝的后院,但俄罗斯却会在百年内崛起,成为刺在我朝背心上的芒刺。”周衡写下的这句话出自皇帝陛下金口。他犹能记得当时年轻的皇帝带着坚定和不容置疑的口吻,做出了这样的预言。

    作为一个充满了热血的读书人,周衡的政治信仰就是皇帝和大明帝国,当他得到召见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无法言说,脑中只回dàng着“士为知己者死”这句古训。

    朱慈烺对陈子龙还算有点“历史”印象,对于周衡却单纯是因为李邦华的推荐。然而亲自见了这两个年轻官员之后,朱慈烺却更喜欢周衡。

    陈子龙能得柳如是等曲中女郎的青睐,可见其无论是外貌还是人格,都深符时下的审美观。国变之后,他身在南京,能够直言“借虏平寇”乃是大缪,也算是有见识。不过在朱慈烺眼里,陈子龙或许能够成为封疆大吏,甚至入阁为相,但缺乏了激进和热情。

    大明从来不乏激进和热情的文官,只是这种人在官场很难混。

    周衡显然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大明没有发生甲申国变这档子事,或许这个年轻举人很难释褐,终身不过一介教谕,然后以同知衔回乡教授子弟。只有在极端偶然的情况下,他可能成为海瑞一样的人物,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