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撤,还是不撤?

    第六十七章 撤,还是不撤? (第1/3页)

    “呼呼!”

    寒风呼啸。如刀般掠过,卷起片片血浪。

    汉军赛似猛虎,匈奴牧民哪里是对手,这是一边倒的屠杀,在汉军如潮的攻势面前,匈奴牧民唯有成为刀下鬼的份。没多久功夫,雪原变成了红色,可以冻死人的天气竟然来不及让鲜血冷却,在雪原上汇成一泓泓血湖,寒风掠过,泛起阵阵红色的浪潮。

    这是一幕奇景,亦是一幕让人热血沸腾的壮歌!

    匈奴,强横的代名词,千百年来滋扰华夏,为祸之烈,历史上少见。虽有赵武灵王,蒙恬大败匈奴,仅是小却,不能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华夏的大军没有深入大漠。

    汉军却是深入匈奴腹地,对匈奴牧民大打出手。这是自盘古开天地以来的第一次。曾几何时,强横的匈奴成了温驯的绵羊,任由汉军屠戮?

    这是无数志士为之奋斗的结果,周阳居功至伟!

    周阳骑在追风骑上,打量着纵横来去的汉军,心神激荡,右手紧握着刀柄,眼睛瞪圆,胸口急剧起伏,呼吸粗重,他太激动了。

    此时的周阳,恨不得挥刀冲到匈奴堆中,杀个痛快。可是,他担负着策应全军,防止匈奴大军的重任,只有眼睁睁看着的份,不能亲自冲杀,这多少有些让他感到遗憾。

    虽说这仅仅是匈奴的牧民,不是匈奴的大军,可是,鲜血总是那般让人振奋!

    周阳身后,是五万汉军排成的阵势,强大无匹,虽是静静的矗立当地,却是气势冲天,战意盎然。将士们和周阳一般,手握刀柄。眼睛瞪圆,死盯着鲜血喷溅的屠戮场。

    穷极目力处,全是一片红色。周阳自打来到汉朝,多次出生入死,冲杀在战场上,见惯了尸横遍野的战场景象,就是没有见过如此富有震憾力的战场景象,既是欢喜,又是震憾。

    在目力不及之处,传来惊天动地的吼声,“汉军威武”的战号冲天而起,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渐渐的,战号声停歇下来,纵横来去的汉军不再驰骋,握着滴血的环首刀,在雪原上寻找未断气的匈奴,若是未死,再给补上一刀,绝不留一个活口。因为他们敬爱的周大帅下令了,不留一个活的,一定要遵行这一命令!

    “打完了?”尽管亲眼得见汉军勇猛似虎。匈奴温驯如绵羊,周阳仍是有些难以置信。

    这可是接近二十万匈奴牧民,他们自小生长在马背上,骑射娴熟,打不过汉军,难道不会逃吗?虽然他们处于汉军包围中,要想逃得性命很困难,至少可以拖延一阵,缓死片时。

    不要说是人,就算是猪,如此之多,任由汉军来砍杀,也要需要很多时间。汉军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杀光了,这着实也太凶狠了些。

    转念一想,匈奴可恨,汉军越是凶狠,杀得越多,越是让人欢喜。

    “哈哈!”

    一道爽朗的笑声传来,只见一个红色的人影疾驰而来,胯下一匹红色的战马,火红的人,火红的马,简直是绝配。

    “飞将军?”

    周阳一听声音便知是李广赶来了。此时的李广,浑身是血,头发胡须、衣衫、皮袍上全是红色的,就没有一处不红。鲜血凝固,结成了血冰,发着妖异的红光,一路驰来。说不出的诡异,就如恶魔在飞掠一般。

    “大帅,杀得好不痛快!”李广来到近处,一拉马缰,烈阳驹停了下来,不容周阳说话,不断的嚷道:“大帅,卫青没眼光,他说少了,匈奴十**万呐,他竟说十万,眼光真差!”

    嚷个不住,一张大嘴裂成了荷花,道不尽的好心情。

    “飞将军,少在背后说人坏话!”程不识的声音响起。

    周阳寻声望去,只见程不识和李广一般,整个一个红色的恶魔,乐呵呵的,喜悦之情,就连红色的脸膛都是掩饰不住。

    “程将军,你杀了多少?你再能杀,也是抵不过我的大黄弓。你一刀只能杀一个,我一弓就四个。运气好的话,串上人肉串,杀得更多!”李广拍拍大黄弓,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你就得意吧!”要论杀人之便捷,莫过于李广了,在这点上,程不识远远不如,瞪了李广一眼,不再言语。

    “伤亡怎么样?”周阳知道他们的心情极好。不要说他们的心情好,就是周阳的心情,也是好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杀匈奴牧民。虽然让人痛快,却不值得高兴。可是,匈奴牧民带来的草料、柴禾,是汉军眼下最急需之物,如今,最让周阳头疼的事情已经解决了,要周阳的心情不好都不行。

    “大帅,什么伤亡呀?”李广快嘴,率先接过话头,笑呵呵的,道:“除了倒霉透顶的家伙,不会有什么伤亡。”

    匈奴牧民与汉军不是一个级别的,战力相差太大,根本就不是汉军的对手。可是,战场上,流矢横飞,刀枪无眼,冷刀冷箭是免不了的,伤亡肯定有的。

    李广爱兵如子,若是兵士受了伤,他的感觉就象他的亲儿子受了伤一般难过。要是在以往,他肯定会用沉痛的语气向周阳禀报伤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