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典故一

    第 1 章典故一 (第1/2页)

    原文: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译文:傅说死之后,他的精神变成了箕星的尾部,永远照亮着后人。

    典故:

    傅说(音悦,yue),约公元前1335-1246年。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权臣--大宰相(即上三公第一位),他是中华汉族傅氏家族的始祖。他辅佐殷商高宗武丁安邦治国,形成了历史上有名“武丁中兴”的辉煌盛世,并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说命》三篇,其中“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名句,为我国最早的朴素唯物主义史观基石,记录在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说命》里;他的治国方略,改变了商朝持久的没落,他落难时所创造的“版筑”(俗称打墙)营造技术,是我国建筑科学史上的巨大成就,是人类建筑史上的最大进步。据史籍所载,傅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被尊奉为“圣人”的人,应当是比孔子大约早800年的商朝武丁时期的傅说。

    傅说从政之前,身为奴隶,在傅岩做苦役。那里是虞、虢两地交界之处,又是交通要道,因山涧的流水常常冲坏道路,奴隶们就在这里版筑护路。傅说就靠从事版筑维持生计,虽有才干,无从施展。商王武丁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帝王。即位以后,三年没有理政,国事全由家宰管理,他从旁观察,思索复兴殷商的方略。后来,从版筑护路的奴隶中发现了傅说,擢拔为相。傅说担任相国之后,辅佐武丁,大力改革政治,“嘉靖殷邦”,使贵族和平民都没有怨言,史称“殷国大治”,“殷道复兴”。武丁一朝,成为商代后期的极盛时期。

    关于傅说与武丁君臣际会的传说,有唐代孔颖达《尚书正义》引述西晋皇甫谧的一段记载,说殷高宗武丁梦见上天赐予他一位贤人,这个人蒙着奴隶穿的衣服,说自己姓傅名说,正在做苦役。武丁醒来以后想:“傅者,相电。说者,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悦民者哉!”认为这是个好兆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