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任性的想法

    第二四八章 任性的想法 (第2/3页)

顺手把那份报告递给李华勇。

    李华勇也顺手接过那份报告,然后低下头快速翻看。要说做工程的人,有时候也要经常做一些项目评估的,毕竟无论是做工程也好,还是开工厂也好,首先第一个目标就是要能赚钱,而所谓的项目评估大多数时候都是围绕这个来展开,因此对于手上这份东西,李华勇基本还是能看懂。

    李华勇在翻看的时候,房间其他几位都不说话的,都在静静等待他的翻看。李华勇快速浏览的时候,觉得手上这份报告还是挺客观和专业的。

    钟志文他们之所以否决这个项目,主要还是觉得石门县那个地方确实不适合投资办厂。

    报告中主要指出两点,一是那个地方的硬件条件不行,基础设施落后,其二是那个地方太过闭塞,交通不便。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如果在那里强行建厂的话,那势必导致建厂成本增加。而交通不便呢,物流成本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钟志文等人正是以这两条理由否决这个项目的,因此李华勇面对这样一份报告他也无话可说。

    几分钟后,李华勇放下手中的报告,林应虎问道:

    “勇仔你觉得怎么样?”

    李华勇随口答道:“挺好,钟生他们的报告非常专业和客观。”

    这时老陆凑趣问了一句:“咦?那小李你觉得这份报告专业在什么地方?”

    李华勇笑笑,对老陆的问题就没有作答了。不过说实在的,李华勇说这话那还真不是客套,他是真心觉得这份报告非常专业。

    因为李华勇刚才在报告中看到一条,钟志文他们在否决在南江办厂的同时也提出一条建议,认为如果真想办一个这种陶瓷厂的话可以换一个地方,例如说,粤省的佛山。

    仅仅有这一条,李华勇就必须对这份报告高看一眼的。因为这和真实历史的轨迹相符啊。在真实历史中,曾经的“佛陶”不是辉煌一时么?到了很晚以后,南江省很多地方倒也确实办起了这种以生产建筑瓷砖为主的陶瓷厂,不过很多都是以所谓“产业转移”方式办起了的。

    当然现在这些问题并不是重点,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这个办厂的想法首先是林徽提出来的,那么面对这样一份报告,作为父亲的林应虎该如何抉择。

    “好了钟生,你奔波一天应该也累了,你先回去休息吧。”

    “好的林生,各位,那我先告辞了。”

    等钟志文告辞离开,林应虎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李华勇差不多清楚林应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