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 亚运场馆

    第三六五章 亚运场馆 (第1/3页)

    “京城的体育馆项目?小李你说的是,难道你说的是......90年的亚运场馆?”

    听李华勇说出关键词,老张很快就反应过来,而李华勇也含笑点头。

    张永平稍微想了想,然后他摇头苦笑道:“这样的国家级项目当然谁都想做,只是小李你刚才自己都说了,我们总公司的老巢就在那里,不说京城建工和京城城建这两家吧,我们二局的总部就在京城呢,所以这样的项目,恐怕我们蔡局都不好意思向上头开口要吧。”

    李华勇点点头,对老张的说法表示理解。90年将在京城召开的亚运会,算是咱们国家承办的第一个大型洲际运动会了。现在已经是87年中,正是各体育场馆开始建设的时候。

    要说这次的体育场馆建设并不算什么高难度的工程,其基建规模更是远远不能和10多年后那次奥运会相比。比如这次亚运会,咱们国家可是连主体育馆都没修,开幕式都是在京城的“工体”举行,而工体其实是当年为了召开第一届“全运会”而建。

    但正如老张说的,再怎么说这也是“国家级”工程,而根据这年代的特点,越是国家级的项目,往往就越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很多项目都不会去走招标程序,哪怕就是去走也是流于形式,基本都是由国家直接指派任务。

    这就是老张说“恐怕我们蔡局都不好意思向上头开口”的意思了。

    在华夏建总中,九局是所有工程局中的小老弟,总公司成立九局的本意,是让你们立足鹏城这个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主打南方甚至海外市场,更关键是由于你们历史包袱轻,这两年小日子过得挺滋润,比大多数兄弟单位都要好,现在仅存的项目你们也想插手,你老蔡是什么意思?就先别说京城城建和京城建工这两家地头蛇了,老大哥二局还在这里呢,你老蔡就不能有点大局观吗......

    李华勇看着老张笑道:“普通项目当然不好开口去争,不过有些“带帽”项目,我认为咱们九局还是可以去争一争的。”

    “带帽?什么带帽?”

    “当然是资金带帽。”

    “资金带帽,资金带帽......”张永平默念两句后,不亏是能当总经济师的人,他再次很快就反应过来,他猛地用手一指南方:

    “你是说那边......哈哈我都忘记小李你是什么人了,你是不是听到什么消息?”

    李华勇再次对老张含笑点头。

    所谓“资金带帽”,当然就是指项目建设的资金来源。像这样的项目,大头当然都是由国家来出,从国库里掏钱。

    然而不要忘了,举办这样的大型综合运动会,通常都会有一部分资金是来源于社会捐赠。而在这个年头,来自香江富豪的捐赠又会占很大比例。尤其在香江富豪中还有霍老大这号人物,他对体育赛事的热心可是众所周知,他在这方面出手之“豪”,可是从84年重奖奥运金牌选手就被国人领教,所以老张一猜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