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盘根错节

    第四十一章 盘根错节 (第1/3页)

    随着纪啸根本摸不清太多脉络的叙述,苏武的老脸上也逐渐的出现了凄楚、凝重兼而有之的表情,仿佛是在自言自语的喃喃到:“小友说得没错!老朽已经由你的外貌上几乎就可以确定了你的出身。至于经历,纪公的后辈又安能是趋炎附势、贪生怕死之徒?老朽自然也完全的信服。”祖先名望本身也同样是宝贵的价值。苏武就是因为纪啸的外貌的原因,即确定了纪啸的出身、又根本对纪啸本就是稀里糊涂的叙述没有产生任何的怀疑。

    虽然忠义双全的纪信真的没给后辈们留下任何的实际利益,但却给后辈留下千古传颂绝佳的传家品格;这同样也是后辈作为进身之阶的一个十分优异的条件。特别是像苏武这样本身就是操行楷模的人,由己及人的同‘病’相怜,自然就更能相信纪啸因出身而必将不俗。在这个时代,一个人的出身清白、血统高贵,会让人惯性思维的认为这个人的能力和品行也上佳。这就是所说的‘高贵的血脉‘!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一个人的出身,同样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这个人的命运。就拿出身名门、恍若有‘武林高手’能力的甘延寿来说,且不言其因被选拔到御林军后而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成就了他后世的赫赫威名。就仅就去出身而言,如果他不是出身名门,又哪能因是御林军而进一步得到信任的获得出任西域都护的机会?

    就甘延寿这个实际例子对比刨析一下自然也就清楚了!出身的清白与高贵同能力的大小相比较起来:还是出身比较重要。有了一个好的出身,即使是能力稍差,因其出身好也就可能如甘延寿一样的成为御林军的一员;但如果出身不好,甘延寿即使是有天大的本领,也实难进入御林军。要知道,御林军乃是帝王的亲卫军,帝王的安危大于天!出身低下的人即使是能力非凡,又安能获得获得信任的进入御林军?其实,这也是纪啸考虑到这些后,不管自己确切的是不是纪信的后人?也一再的坚持说自己是纪信的后人的原因。

    然而,出身的清白与高贵,也并非是仅像纪啸这样用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可以得到认可和承认的,而是要由家族的延续和积淀而逐渐形成的;其中自然也不乏需要家族出现出类拔萃的人物、或是出现特定的机遇而使整个家族陡然间而名声大噪的情况。比如绵延两汉几百年家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