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我要了

    第十五回 我要了 (第2/3页)

一摆手,拦住了王六的话茬,训斥道:“胡说!退下!”随后又冲着掌柜的问道:“掌柜的贵姓?怎么称呼?”

    听闻李民的话音,掌柜的更是一惊:此人通语说的如此流利,虽与现今的官话略有差异,可却不带一丝方言,比我所见的那些官府中人说得还清楚,难道他是某个名门之后?

    (书中代言:通语就是大宋的官话。同时也叫雅言。中国古代官员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便于沟通,说大伙都能听明白的话,就成了潜规则。而这一起源,则来自孔子对雅言的推广。而北宋在我国历史上虽然常常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军事威胁,但北宋的经济和文化整个中国历史上也可以说是最为发达的,发达的经济与文化促使人们需要更多的交流,随着交流的频繁,官话也普及起来了,所以中古以来,宋代的官话普及是最广的,现在的河南全省,安徽大部,山东大部,湖北北部,江苏徐州地区基本上都属于河洛话的普及区,使用人口大概在两亿以上,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普通话的话,则非河洛话莫属了。而现代普通话,是以北方语系为基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所谓的北方语系,严格来讲,并不是地理上的北方,在汉民族居住区,除了镇江以东的吴越语系,福建台湾的闵南语系,岭南的粤语系,以及客家话以外,其它地方的方言在定义上都属于北方语系。所以,现代人到宋代,只要不去南边,或者大辽和西夏,一般日常沟通,绝没问题。而且老百姓还绝对对你高看一眼。)

    那掌柜的当即恭敬的说道:“在下免贵姓王,单名一个茂字。受东家抬爱,添为此店掌柜。听贵客口音,不象是本地人,雅言说得比苏大学士那些个弟子还好。想是世家出身。名门之后。小店的前面的凡物自然入不了贵客得眼。可小店百年老号,却很有些镇店之宝。贵客若有意。可随我到后堂一观。”

    李民心说:看没问题。可我得有那个钱买啊。

    为了不让王掌柜继续误会下去,李民笑着说道:“王掌柜,看。就不用了。实不相瞒。我本是一个修真者。只因我红尘俗缘为断。我师又看北方天狼星犯帝宫。我大宋有一场大劫。故此命我下山送镇压国运的宝物给当今圣上,并享受凡尘富贵。待了断俗缘之后,再接我回山修炼。只是我下山来,却没有世间的财货。缺少路费。故此,这才想来贵店变卖一件随身之物。换些金钱。我那随从,是我下山途中收的,说话没个分寸,王掌柜的多包含啊。不知贵店可收宝物么?”

    王掌柜的闻言,直觉李民就是一个骗子。下意识的就要叫人把李民他们轰出去。可王掌柜的眼神一扫,却盯在了李民的手表上。要说李民的衣服皮鞋,虽然样式新颖,材料在这个年代也算稀奇。可像王掌柜的这种大方家,却也不放在眼里。可李民手表上的那块蓝宝石表蒙,以及表盘上的十二粒水钻,在王掌柜的眼里,那可是宝贝啊。而且,那表上还嘀嗒嘀嗒走着的秒针,更是让王掌柜的猜疑不定:这个罗盘怎么如此怪异?怎么还会自己动的?难道此人没说谎,真是一个修真者?可修真者又是什么?道士么?

    王掌柜的拿捏不定。有心看看李民准备变卖什么,反正王掌柜得自信以自己的双眼,普通的物事,绝对骗不了自己。若是平常,自家不要,也没有什么亏吃。

    王掌柜当即维持着笑脸说道:“贵客,小店虽然是卖宝贝的。可要真有好宝贝,只要价格合适,小店自然也是收的。不知贵客带了什么宝贝来,请拿出来让在下鉴定一下。在下虽然才疏学浅,可百宝录,异文记,还是读过的,一般的宝物,还是都知道一二的。”

    李民微微一笑,也不说什么,随即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小盒,自然是那金叶子了。递给了王掌柜。

    王掌柜的打开一看,顿时也如鲁熊一样的惊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