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高俅竟然也是个忠臣

    第十六回 高俅竟然也是个忠臣 (第3/3页)

一个人上街逍遥快活,呼朋唤友的好不自在,可我如今走在街上,不带护卫就不踏实。百姓看我,也是躲得躲,藏的藏。我的苦,谁又晓得?”

    高俅喝得酒话连篇,可这几句祖训,却说得分毫不错。显然对此牢记于心。李民对高俅厌恶,不自禁的淡了几分。

    而高俅兀自说道:“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好歹我还是太尉,老百姓怕了也就怕了。可蔡京、童贯他们勾结在一起,我与他们远了,就受打压,与他们近了,又怕官家猜疑。而且官家现在进了宫闱,我也不能时刻跟在官家身边了,虽然不至于疏远,官家念情,依然是对我宠信有佳,可毕竟比不得梁师成他们天天守在官家身边的亲近。我还要讨好那些太监!看他们脸色,我受这夹板气,以我如今的富贵,若不是为了报官家的知遇之恩,我早就请辞了。我敢说我高俅是大宋最忠的一个忠臣。”

    李民愕然:高俅还是一个忠臣?

    可李民一细想,高俅虽然传说贪赃枉法祸害人什么的,可无论是水浒,还是一些正史,高俅却是没造过反。金兵来时也没跑。而且,即是是水浒中高俅被梁山好汉们捉住,高俅也没投降过,更没有改变过剿灭梁山的初衷。反倒是原先是高俅手下的一些梁山好汉们,原先一个个对着高俅的抬举,满口感恩,誓死相报什么的,可一被抓住,立马投降了不说,还一个个的骂着提拔了他们的高俅。

    从一点上来说,高俅确实要比某些梁山好汉,还要忠义了不少。

    李民想得有些糊涂:怎么这历史上有名的奸臣,听他这几句话,倒成了忠臣了呢?难道我被高俅忽悠晕了?难道高俅装醉骗我?

    不能!我现在还能这么想,肯定我是没晕。而他这副模样,若说演技也太厉害了吧。即使影帝级的,那也差点吧。而且,他这话,也都不难查,很好证明。说赵佶的话,更是有点犯忌。不可能是假话。

    难道是我堕落了?跟着高俅呆得久了,一不小心滑到人民的对立面去了?

    李民喝酒没醉,可被高俅这话熏得,却几乎晕了。到不是李民这个大忽悠被高俅忽悠住了。实在是高俅酒后吐真言,让李民听的有道理。貌似高俅真的是身不由己一般。

    可高俅这个奸臣,若是忠臣,那岂不是开了历史的笑话?那岂不是让一个个国家栋梁死得委屈。

    恍惚间,李民隐约意识到:也许高俅真的不是一个奸臣,真是一个忠臣,可那却只是对赵佶一个人的忠臣,对民族和对老百姓,他依然还是一个奸臣。历史上的奸臣,就是为皇上开脱的一种掩饰。

    而高俅的身不由己,高俅的委屈,那就在于他是赵佶的一个工具,高俅的实力来源于赵佶,高俅祸害百姓力量来自赵佶,是赵佶的纵容和利用,造成了如今的高俅。高俅最少有一半在替赵佶顶缸。剩下的一半,那就是为虎作伥应该承担的结果。

    只是对此结论,昨夜与赵佶谈得很愉快的李民,心中微微的有些不舒服。同时也对自己寄期望于赵佶改变中国的历史,首次产生了疑惑。

    而高俅哭了一个乱七八糟,也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兄弟,我听闻你有一宝贝金叶子,可延人生机,卖于了卢俊义。你可卖于我一片。我也出五十万,不!我出一百万贯。你卖于我。让我有个后。我求你了。”

    说着高俅一出溜跪在了李民面前,李民很是没有准备。卢俊义那是凑巧。高俅这是要儿子,哪是那么好糊弄的。就算说没有了。以高俅的权势,也绝对能把卢俊义身上的那一片抢过来。到时候不应验,也是他李民的麻烦。只是如今被高俅这么一哭,李民却也狠不下心来杀他了。

    尚熹,高俅这一跪,酒气上涌,高俅却是彻底晕了过去。不用李民立马回答了。而李民得空,却也想出了一个应对。正好借此把林冲弄回来。

    李民随即叫人把高俅弄到客房休息。自有高俅的亲随照应。而李民却趁机回转了客栈。准备搬家,好歹那是高俅送得,不要得罪人。不要白不要不是。

    没想到客栈内徐知常和林灵素却是等了半天。他们两个,却也是来通知李民今天朝廷上发生的事,只是他们两个毕竟没有亲在朝堂之上,这才被高俅抢了先。

    而且,徐知常和林灵素说的,除了让李民知道了高俅今天没有出多大的力,反倒是梁师成和蔡京出了大力,让李民更加奇怪外,更摸不准敌我关系之外,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徐知常最后却替蔡京传达了善意,蔡京有请李民亮宝会后,过府庆功饮宴。这却让李民知道了,蔡京和徐知常的关系非浅,蔡京的启复,更是徐知常出了大力。貌似这也是和蔡京打好关系的一大便利,若是和清流联不了手,和这奸臣联手,却也是一条路。

    只是,徐知常临走前,又偷偷的塞给李民一个小药丸,并叮咛道:“师尊,此药万请明日亮宝会前服下,不可忘了。”

    李民大为奇怪的问道:“这是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