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逆转

    第七回 逆转 (第1/3页)

金銮殿。

    那不过是民间的俗称。就像清朝那会儿,太和殿也被老百姓们叫做金銮殿一般。这大宋得金銮殿,也是如此。

    不过,今日为了郑重。赵佶并没有在往日视朝议政的紫宸殿或者垂拱殿召见李民。而是郑重其事的在只有大典时才使用的皇宫正殿大庆殿,摆开了依仗。

    以此等规模召见李民,那可真是给足了李民极大的面子和荣誉了。

    只是由于李民的身份特殊,赵佶却忘了让宣礼部事先给李民培训朝廷礼仪了。而李民由于有那么两个身份特殊的徒弟老在皇帝身边晃荡,礼部的人,却也以为李民懂得规矩,也就没自找那个麻烦。

    可李民虽然忽悠无敌,可对这种古代的朝廷礼节,那却是只知道个大概,绝无半点精通的。而就那个大概,百分之九十,还是从一些电视剧中,观看那些错误的剧务而得来。

    故此,李民对他受到了什么规格的礼见,那是根本的不知道。

    好在,李民虽然不精通这些礼节。却知道藏拙,虽然看到这气势磅礴的大殿上写着大庆殿的字样,不是想象中的金銮殿。可还是没有奇怪的乱问。反正李民坚信,赵佶那小子再糊涂,自己家总不会做错地方的。就算错,那也是自己道听途说的错。

    不过,今天到场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比李民看过最有气势的宫廷戏场面还大,尤其是那些官员站立两旁,虽然是活人,一个个却肃穆的很,比那石雕木刻不让几分,李民即使有些人来疯,却也禁不住有些受到震慑。

    不禁暗暗感叹:这皇家的威仪,果然是不看不知道。好男儿,当如是矣!

    而这时,传事的太监,已经通报了李民得名号。随着一声“宣”字的传回。李民迈步跨入了大庆殿。

    “山人李民,奉师命,护送金龙珠,贡献朝廷。愿我朝千秋万代,江山永固。”李民很是简短大声说道。

    虽然李民被特许站到了一品大员才能站的位置上向赵佶汇报。可那距离,最少也还有着四五十步远呢。李民很怀疑赵佶是不是真能听得清楚。

    而此时,一旁的群臣虽然不满李民面对皇上的礼节。可连李民那两徒弟都是身份超然,见君不拜的。这李民没有跪拜,也就没有跪拜了,这大典的日子,却是没有一个朝臣傻到在这个时候找什么不痛快。尤其是李民这一身打扮,实实在在把他们震慑住。

    当然,这震慑住满朝群臣的,当然不是李民那身宽大飘逸的服饰了。那服饰虽然潇洒反古,有晋魏之风。可大宋乱穿衣服的,多的是了。单凭一件衣服,却是唬不住人的。

    真正把这能进入大殿的群臣镇住的是。乃是李民在踏入大庆殿时,偷偷从衣袖里带到手指上的三个小玩意。

    这东西,看起来,就如普通的金戒指一样。事实上,这也还真就是纯金的金戒指。但是,这三个金戒指,与普通的金戒指不同,他们的戒指面,并不是普通圆弧或正方平面,而且也没有镶嵌什么名贵的珠宝。而是各自塑造一尊小小的神兽,独角麒麟,独角蛟,独角貔貅,三只神态各异的独角兽。

    这三个神兽,每个不过半个花生大小,却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唯一相同,就是他们各自的独角,都是高高的昂起,而且特别尖细。就跟一根短针一般。

    这东西,当然不是一般的装饰,一般的装饰,就那么大,离着这么老远,绝对不会有什么大臣会注意到这戒指有什么好看的。更绝不可能看清半拉花生大小的雕塑。

    但这三个小东西,却是李民为了防止自己不小心*设计的。利用金属导电性,把自身不时散溢的电能,吸附放射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