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扳倒蔡京很容易

    第十七回 扳倒蔡京很容易 (第2/3页)

:“而他的相位,却是当今官家给的。弟子不是夸言,弟子的势力虽然比不得那蔡京,若是在朝中办什么事,万比不得蔡京如意。可弟子却是能在当今官家面前说得上话的人。那蔡京能为当今官家所喜,一个是他自身机警用心,能投官家所好,自身才学书法又好,能被当今官家引为知己,另一个,他蔡京就是靠的弟子与童贯,不时为他在官家面前美言,并为他遮拦一下官家的圣听。可如今,他蔡京竟敢暗害师尊,弟子如何还能为他出力。只要弟子时不时的把那蔡京的劣迹在那官家面前说上一二,时日久了,官家自然对那蔡京生厌。罢他的官,自然也是寻常。何况,如今那蔡京与童贯走的也过于近了。若被官家知道,外臣结交内侍,那就更为官家所忌。何况,如今童贯督军在外,也无能在官家面前用心。此事就更为易尔。”

    李民明白了:什么叫官场?什么叫权谋?什么叫封建社会?那就是皇帝的一言堂!所谓的权谋,那也是围绕着皇帝来算计的。就算是有臣子能以让皇帝退让,那也是在皇帝容忍的范围之内。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董卓、曹操、王莽、甚至宋朝的开国皇帝,都可以说是异端。不过,这终究是少数。而且,他们能成功,也在于他们打破了体制,以及他们当时所处的时期,根本不是什么和平稳定的社会时期。而是乱世。

    唯有乱世,社会固有体制已经不再稳定。这才有权臣欺主,或是造反成功的可能。而现在,大宋虽然算不得盛世,却也还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年代。在没有宋江,方腊等人冲击固有秩序,以及金兵入侵之前,还有这暴风雨前的平静。在这种体制下,任是蔡京再大的势力,却也还要按着规矩来。只要他没有赵佶的欢心了,他的地位也就不存在了,他的地位不存来,他的势力也就没有。他的势力没有了,他蔡京也就随人捏吧了。

    李民现在算是略微领略一番大宋官场的权谋之争了。

    李民突然有些同情起蔡京来了。不过,再同情,蔡京也是不可放过的。就冲他蔡京多次毫无征兆的就对他李民下毒手。那就不能放过蔡京。这不仅仅是蔡京这个人太狠辣,太不可控制了。这也是他李民在表明一种态度。有仇必报。如若不然,恐怕以后人都觉得他李民好欺负,这麻烦事就没完了。

    故此,那怕李民此时一心想着和谐社会,决心在金兵入侵前,最大限度的保持国家稳定,社会团结,就像日寇侵华时,我党争取国共合作,团结一切力量,抵制日寇一样。争取到时候能凝聚大宋的所有力量来抵制金国入侵,避免战乱掠夺而造成的文明倒退。却也不得不先给蔡京来一下。否则,不用十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