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的误会

    第十八回 ********的误会 (第2/3页)

基,在弟子离京前,又依弟子所请,下诏自封为神宵教教主,自册为:教主道尊皇帝。以为教内通传。并奉师尊为神宵教副教主。封师兄为视中大夫,通真显圣元法先生,封弟子为:视中奉大夫。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均封为教内大祭祀。如今弟子正在筹思请官家于各路修建神宵教道观。广招道徒,大兴我神宵教。”

    靠!李民万万没想到林灵素的工程这么大,现在都已经准备在全天下修建道观了。这工程要是实施了。那可比蔡京搞的什么艮山工程,不在以下。那绝对是劳民伤财的玩意。

    不过,若是不搞那些形式主义,弄什么奢华的道观的话,这在全天下设立教派分支,却是一个聚拢天下民心的好办法。想那大贤良师张角,不就是全天下的传道,大设三十六方,各以渠帅、祭酒统领么。

    想到这里,李民突发灵感:如今这赵佶都被忽悠的当上了这个神宵教的教主。若是让全天下人入教,奉他为教主。如此,子民是他的,教徒也是他的。********,大大减少其他人的造反信念,他必然高兴。也必然支持。而我,也正好借机统合人心与力量,等那金国入侵时,有全天下的教徒出力,就算不如那大贤良师,可拖延一下金兵入侵的步伐,调兵回护京师,避免靖康耻的发生,总是没问题的。

    此想,终让李民一直思考的问题,再次有了方向,却比他原先想在这二龙山成立一支队伍,又要好的多。至于********之后,封建势力会不会更加庞大,更加压迫以后的社会进化,李民暂时却没有去想。毕竟李民不是什么社会学家,李民一个小组长,能忽悠到这地位,想到这步,这已经是他的超长发挥了。其他的,却还需要他今后经历更多的人生阅历,进一步的成长以后,才有可能。这就像那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圣人也不是一天就修炼出来的一样。

    故此,李民想到这一步,略一盘算,觉得有发展的可能,随即说了出来,与徐知常和林灵素二人商议道:“我看大兴道观就不必了,如此太劳民伤财了。不过,于全天下兴建神宵教分支。招收天下百姓入教。却是不错。如此,官家即为帝王,又为教主。民入教,精神所托,即为当今官家,却是有利于天下安定。你二人,却可将此完善,说与当今官家知。”

    李民说的很平淡,然而,徐知常和林灵素一听之下,当即就全都大吃一惊。随即,一个淡然无所谓,一个大为惊喜激动。却都是误会了。

    要知道,无论是徐知常,还是林灵素,那都是道教达人。李民能想到大贤良师。这两人如何能想不到?

    何况,有大志者兴于世者,又多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