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历史局限性

    第十一回 历史局限性 (第2/3页)

祸。古来,商因妲己而祸国,周因褒姒而败落。而大宋历代国母,均是贤良。故为第一般好。”

    李民万万没想到:这耶律大石说的大宋四般好,第一种,竟然是这个。不过,貌似也是小有道理。

    而这时,耶律大石又说道:“而这大宋第二般好,就是抑制宦官,没有奄祸;古来,多有奄臣弄权,皇权旁落,十常侍祸乱大汉,可为史鉴。而大宋,虽有宦官贪墨,却没有不忠之辈。故为第二般好。”

    对此,李民当即嗤之以鼻。大宋没有阉祸。那梁师成和童贯又算是怎么回事?

    不过,李民转念又一想:大宋这些宦官,虽然梁师成、童贯这样的贪钱,弄权之辈,可还真还没有像十常侍那样的。而且大多数的太监,更是忠心的很。在这些皇上看来,贪赃显然没有忠心重要。换个人,也许照样贪,却在他们的容忍范围之内。如此,却也能小小说的通。

    而耶律大石不知李民所想,随即又说道:“我观大宋第三般好。就是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古来皇权路上一人行。即使盛唐,也有玄武门之变。却是骨肉相残。更为乱国之苗。而大宋崇孝义。无宗室祸。故为第三般好。”

    李民对此更是不以为然,大宋没有宗室祸,那大宋的烛光斧影有算什么?就算那赵匡胤算是自然死亡,那可别说赵匡胤的几个后代,也全都是巧合。

    不过,李民看那耶律大石说到这个,却是一脸的羡慕,相望。当即也不好说些什么。尤其,赵光义之后,大宋的皇权交替,确实还是很平和的。想来,这耶律大石也是皇族中人,自然有些对此幻想了。

    而耶律大石却没有察觉此,而又继续说道:“我观大宋第四般好。就是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古来外戚弄权,国乱之苗。强汉、盛唐,莫不因此而败落。而大宋却绝了外戚弄权之祸。朝野安宁,故为第四般好。”

    对此,李民却是没有什么话说。大宋对于这一点,却是做绝了。凡是当驸马的。那政治生命,几乎就立即断绝了。绝!相当的绝!而且,若是反了事,杀了也就杀了。还真不得不佩服。不过,这也算是耶律大石看好的第四般好。李民却也觉得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不过,李民却不知,这对于耶律大石等皇族来说,家即是国,国即是家。这外戚,却比一般的国政,更重要。反倒是一些强国富民,开启民智,对所有老百姓有利的事,对于他们却不重要了。甚至又是反倒如洪水猛兽一般。这即所谓的家天下,以及封建王朝的愚民政策。

    而李民此时,通过耶律大石之言,终于有些领悟皇者的心态。暗中鄙夷不已。不过,李民却也更期待耶律大石还能说些什么。

    耶律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