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十一回 正攻

    第十六卷 第十一回 正攻 (第1/3页)

    军粮焚毁第二日。乐平城头巡视军兵越发的行动缓慢。

    朱武得报,相当得意,禀明李民后,提军至槐杨坡西路十五里的小西山。静等折家军饥饿之军出城阻击。

    而折家军也在盘算这赶往景德镇和潘阳的催粮军士何时归来。并琢磨着那依旧缓慢行军的方腊大军,到底是因为何事,这才如此缓慢行军。

    待到第三日,朱武已经是精神无比的坐等折家军出城了。可折家军众将,却是再次聚集到了一起。

    没别的,两拨催粮的军兵都没有赶回来,折可存再迟钝,那也明白出事了。要知道,乐平到景德镇和潘阳的距离都不算太远。步军常规行军,三四天也就到了,快马通传,一日夜也就打个来回了。本来最晚应该第二日傍晚之前回来复命的催粮军士一个都没回来。自然是出事无疑。

    折可存聚集众将一商议。众将均觉得局势严重。前方方腊大军缓步压近,根本不给折家军半点突袭的机会。如今后方供给基地有出了状况,而且,他们一点风声都没受到,这麻烦可大了。

    不过,折家军此时依然还是没能想到李民身上,毕竟人的推测,都是根据现有局势推算的,折家军再厉害,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什么情报也没显示的情况下,就推算出李民部队已经壮大至此,更有能力突袭他们的后方。

    此时,即使是折家军军略最高的折可适,也只是推算此情可能是方腊大军的诡计。乃是方腊遣人火烧其军粮之时,同时派人埋伏在了乐平通往景德镇与潘阳的要路上,伏击、暗杀了他们派出催粮的军士,切断了他们折家军乐平与潘阳和景德镇之间的联系。故此才有此情。

    否则,方腊大军也不会行走的如此之慢。

    折家军众将领,无不大骂方腊狡诈。饿上他折家军两日交战还不够,竟然还使出如此阴招,还要饿上他折家军四五日。非得饿的他们折家军不能动了,这才交战,端的一群小人。

    折可存闻听有理,当即再次各派遣两百人地骑军,火速赶往潘阳与景德镇再次催运军粮。以折可存想来,就算方腊有高手能绕过乐平。最多也就能杀他一两个单身的传令官。整整两百骑的骑军,却是无论如何也不怕十几个杀手的。

    故此。朱武安置在槐杨坡地一千藤甲军。再次迎到了四百骑

    这若是普通地军兵。那怕是有一千之众。那怕是伏击突袭。碰上四百骑军。那也只有溃败地。就算是彪悍无比。那折家军地骑军打不过。突围也是绝对没有问题地。

    可问题是慕容博地燕军。那可都是武林三流高手以上地身手。暗杀地经验。更是丰富无比。

    那折家军地四百骑兵飚驰而来。刚刚与那三岔口分为两路。钻进槐杨坡之时。猛然间地面上接连弹起十三道绊马索。

    要说。这些催粮地骑兵。早在出城时。已经得了折可适地告诫。早就提防路上有人暗杀呢。这这些绊马索弹起地突然不说。更是一连十几道。在这林间小道上。即使是这些折家军骑兵都加着小心呢。也是中了招。

    不过。除了先头被绊倒地骑兵以外。后续地骑兵已经减慢了速度。更抽出了斩到。急斩马前地绊马索。

    只是,就这这么稍稍一慢的功夫,树冠之上,已是激射出了无数的夺命飞镖。全都照着那些折家军骑兵的面门而去。

    折家军骑兵顶盔贯甲。防御精良,即使面对弓箭手的覆盖射击,也是能有极大存活机率的。可是,在这种近距离的江湖飞镖的劲射下,他们各自的面门,却是稍有防备地,不是被射穿了眼睛,就是贯穿了额头。当即大部分的军兵尽皆亡命,只有少部分的军兵及时低头。靠着头盔防护。躲过了一劫。

    只不过,他们虽然躲过了飞镖。可伴随着漫天的飞镖,数百身影也径直的飞跃而下,各自三五个一组,各抡唐刀,径直把那些尚自存活的折家军军兵,斩于马下。

    干净利落,只是片刻的工夫,分做两队,每队各二百骑兵的折家军马队,就再次被朱武派出的藤甲军,斩杀了一个干净,连一个能突围到景德镇、潘阳,或者是撤回乐平报信地军兵都没跑了。

    而且,此次交战更活捉了十余个活口给朱武送回。严刑之下,朱武却是知道了折家军的对策。

    朱武当即皱眉不已。折家军尚有军马八千,这要是再配上些野菜树皮榆树叶什么的,折家军足可再坚持四个月。虽然对与两军对敌来说,攻克一座城池花上四个月,并不算什么。可是,如今李民的主力,却是没有浪费在这里的道理。要知道,据高俅给的信息,大宋下诏向吐番、大理、安南等国借兵,连传旨,待那些国家调集军兵赶赴东南,最多再有两个月,也就各自的到了。到时候,那些番国的军兵来了,这折家军却还没有搞定,那可就对李民的整体战略,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朱武当即连连敲头,暗责自己怎么就把杀马吃肉给忘了。

    没办法,朱武虽然谋略不错,可毕竟还没有在边陲那种你死我活地死人堆待过,自然不知道边军的适应力以及战斗地持久力,那都是绝对惊人的。

    不过,朱武虽然一计不成,随即又生一计,向李民献策道:“主上,折家军既然杀马度饥。短时绝粮已不可持。不如我军化妆成折家军运输军粮之军兵,粮车之中,暗藏藤甲军。以折美凤姐妹诈开城门,而后骑兵突进。当可一战而胜。如此,虽不能完胜,也不能尽收折家军军马,可却于我军的大局无损。敢请主上决断。”

    李民闻听,觉得有理,正自要点头同意。一旁参与军议的种师道当即出言反对道:“主上不可!”

    李民当即略微有些转问种师道:“种将军有何高见?”

    这种师道先前做不出朱武那等的谋略,那可不是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