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利益关系

    第四十九章 利益关系 (第1/3页)

    血虫侵袭人类第28天,诺亚方舟经过持续加速,已经越过了太阳系的柯伊伯带,在之后一段时间,它将会继续加速,直到速度到达光速的百分之五左右后才停止加速,随后将保持这个速度,直到即将到达普尔星系时才开始减速。

    诺亚方舟前往的方向与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袭来的方向相反,等到它到达太阳系的时候,诺亚方舟便已经飞离了很长的一段距离了。加上那个时候诺亚方舟屏蔽任何方面的通讯,所以战斗型人工智能是不可能发现诺亚方舟的。

    所以现在还停留在地球近地轨道的人类面临的就只有一个问题而,努力发展,争取在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之前逃离太阳系。

    此时在月球研制的小型探索舰和运输舰已经组装完毕,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成功降落火星。

    目前人类已经能够掌握好可控核聚变了,所以安置有小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探索舰、运输舰的飞行速度大大提高,人类前往火星所需要的时间大幅度缩减。

    探索舰降落之后,随行的工作人员和自动化机械迅速在火星组建起机器,运输舰放置了大量资源后又返回月球。运输舰主要的任务是运载核聚变燃料,毕竟要想在火星开拓必须要有足够的能源。

    根据生命一号空间站联合政府的计划,将在降落火星后五天的时间建立起暂时足够维持二十个人生活的基地,并开始着手建立起基础科技体系。

    地球中几乎所有的基础科技设施都被血虫给毁灭了,而人类要想进一步研制出能够承担跨星系航行的船舰,就必须重新建立基础科技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更深一步的研制。

    然而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绝有可能要耗费一两个月甚至更久,原因只有一个,人数不够。

    地球被血虫占领,人类只剩下一小部分呆在近地轨道,而能够移动到火星进行开拓任务的人数则是更少。

    在月球制造成功的探索舰和运输舰都是有着此前的地球核心材料和技术作为基础才能够迅速建造出来。现在这些材料储备也都用完了,要想再用这些材料在建造,就必须重新构建基础科技设施了。

    诺亚对于人类这种类似于垂死挣扎的举动似乎有些不太看好,在之后的时间它虽有帮助人类,但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而它一直强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在月球地底建造一个封闭性基地,并在这里置放一些物品。

    起初人类还以为诺亚是说在月球内部建造基地隐藏起来,躲避外星人工智能的袭击,然而诺亚的回答只有一个:“不可能躲避得了的。”

    “那个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之后,太阳系内任何生命迹象都逃脱不了它的视线。你们人类是它主要清除的对象,所以除非你们能远远地离开太阳系,否则必定会被清除到不留痕迹。

    所以就算你们呆在月球还是火星地底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那为什么还要让我们在月球地底建造封闭性基地?”联合政府领导人马克向诺亚询问道:“如果这个基地无法维持我们人类的生存,那建造它又有何意义。”

    “肯定是有意义的!”诺亚说道:“我曾经说过了,在短时间内你们人类是没有那个人力、物力资源再去建造一艘能跨星系航行的飞船,而当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时你们任何一个人都存活不了了。这样的话,你们智能转换一下方式,用另外一种手段来保存你们文明的种子。”

    “什么意思?”

    在和马克的交流中,诺亚将一个月球地底封闭基地的概念模型显示在屏幕之中,说道:“你们应该记得吧,在我到达地球的时候就曾经说过,我不但持续去除掉血虫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毒气,也把整个地球上所有人类的记忆和意识数据都记录下来了。

    或许当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时,太阳系内所有的人类都注定死亡,任何活路都留不下。但是当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离开之后,只要我尚未被发现,我完全有可能将你们的数据带回到我们诺克拉文明的主舰,利用那里的技术将你们人类克隆并复活出来。当然,到那个时候复活了的你们记忆将会停留在血虫袭击地球之前。”

    诺亚的阐述让马克瞬间动心了,他之前没想到诺亚还有留给着人类这样一条后路,如果它刚才所说的一切都是属实的话,那么人类就完全可以避免灭绝了,虽说是寄宿在其它文明之中,但也总比覆灭了要强。

    “那这和建造月球地底基地有什么联系?”马克虽说听到诺亚的话语后有些激动,但他也明白,事情肯定不会那么简单,这其中必然要经历重重困难,最后甚至可能无法实现,否则诺亚也不会等到现在才说出来了。

    果然,诺亚的回答如同马克所料。

    “建造基地不是为了保护人类,而是为了保护我!”诺亚说道:“之前我已经说过,我来地球并非为了协助你们人类,真正的目的是要观察那个所谓的外星文明种种行为背后的目的,以及它们的真实面目。但是以我的科技程度,要想避开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的视线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必须做好完全的准备,尽量保护我自身的周全。

    在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之前,我会分裂成五万份,分散在太阳系之中每一个位置。这每一份都会是我的眼睛,观察着外星的举动。当然我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保证自身的存活率。如果我太过于集中,必定会被它发现。而分裂成五万多份虽说其中绝多部分会被它给毁灭掉,但最后只要有一份存活下来并成功回到我的文明之中,那我的任务就算是成功了。

    我分裂出来的每一份之中,都存储有所有关于你们人类的信息,所以只要我有一份回去了,你们人类也同样都能够被复活。不过再此之前,就必须保证我至少有一份能躲过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的袭击。所以,你们人类也必须帮助我,不管是月球还是火星,你们你们能够触及的地方,建造一些隐蔽性的基地,保证我分裂出来每一份的安全。

    在整个太阳系之中你们人类现在影响到最大的地方是月球,所以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分裂体会寄存在月球的地底,所以需要你们建造的基地会有一定的数量。”

    “你所说的基地,应该跟我们所理解的不一样吧?”马克很快又跳入另外一个问题。

    “没错!”诺亚说道:“和你们人类能够进行生存的基地截然不同,我需要你们建造的,就是一个封闭性的、能屏蔽某方面射线的空间,就算这个空间只有一立方厘米也完全ok。

    因为我对那个袭击你们的外星文明完全不了解,我不清楚它所使用的通讯和探查的方式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使用的攻击方式的什么。所以我分五万多份,进行五万多种自我保护的措施。只要能够屏蔽某种粒子或某种射线传达的方式,我就会尝试。

    而你们也知道,我只是一个单纯的有探查功能的人工智能,自我行动的功能比较薄弱,所以我隐藏方面的工作,需要你们人类的帮助。”

    说到这里,一切就都清楚了。马克不但明白了诺亚来这里的目的,也明白了它为什么要帮助人类了。说诺亚是怜悯人类那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一个文明的生存于覆灭对它来说没有半毛钱关系。它帮助人类真正的原因是想换取等量的协助,它只有先帮助人类,免除他们在血虫的袭击下全部灭亡,之后才能请求人类帮助它进行隐蔽工作。

    说到底,决定诺亚行动的,还是利益关系。这一点无论是人类还是外星生物都是一样,毕竟生命的第一需要就是生存。

    在权衡得失以及跟联合政府的其他委员商量了之后,马克最后同意了诺亚的要求。人类改变现在工作的方面,将重心放在建造用于隐藏诺亚分裂体的基地上来。除了月球之外,火星也是诺亚隐匿的主要位置。此外还有金星、木星和土星以及它们的卫星。

    只要人类能够触及到的地方,都会协助诺亚帮它做好隐蔽工作,就像之前诺亚协助人类推动诺亚计划一样。

    当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人类还是希望能建造出另外一艘能够跨越星系的飞船。

    血虫侵袭地球后第79天,人类在此前运输舰的基础上改造的跨星系航行飞船“无尽方舟”建造完成,随后它运载了三十名人员,准备离开太阳系,目标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α星系。

    无尽方舟和诺亚方舟相比显得太过于劣质和脆弱了,这注定它在星际空间的航行肯定无法持久。人类也是进行着最后一番的垂死挣扎,即便是只有千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们也会去尝试。

    无尽方舟启动之后,人类并没有就此罢休,又接着对此前的小型探索舰进行改造,他们想要再启动一个“无尽二号方舟”。他们心中很确定自己在做什么,只是秉持着一个信念,耗费掉最后一份力气,尽力争取多一分希望。

    启动的时间是血虫侵袭地球后的第88天。

    相比于无尽方舟,无尽二号方舟就显得更加脆弱了,这艘船舰本身就不适合运输,所以运载的人数连十五个人都不到,它所前进的方向也有所不同,目标是12光年外的鲸鱼座T星。

    这个恒星系统和太阳有些类似,属于单一恒星系统,也拥有着数颗岩质行星。按理说它比半人马座α星更适合作为目的地。但从两艘无尽方舟的性能上来看,航行12光年这一百多年的过程中,船舰损坏的几率更大。

    两艘无尽方舟和诺亚方舟相比完全谈不上是合格品,它们所配备的设备和物资都是临时凑起来的,也没有经过诺亚的调配和改装,他们所到达的目的地也是蛮荒之地,存活的几率实在渺茫。

    不过令马克感到有些疑惑的是,为何诺亚方舟要将目标设置在2万光年外那么远的位置,毕竟距离越远,遭遇到的未知因素就越多。

    而事实上,在地球尚未被完全覆灭之前,地球上的诸多领导人便对诺亚这个决定感到很是疑惑。诺亚方舟的目的地是由诺亚确定的,因为茫茫星海之中,以人类的科技根本无法判别到底哪一个恒星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类似于地球的宜居行星。

    诺亚给出的理由有三:“

    第一,普尔星系是银河系内与太阳系最为相似的一个恒星系统,其内所具备的普尔行星也和地球最为相似。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上来讲,处于普尔星系,更能适应那里的环境,同时也能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而处于普通的恒星系统之中,想要获取生存资源还需要经过极其负责而又高度耗费成本的转换。

    就拿鲸鱼座T星来说,它虽说和太阳一样是单一恒星系统,也具备着孕育条件的行星,但所能产生的生命也只是细菌层面的,并无法维持人类的日常需要。就像将两批人分别扔在丛林和扔在沙漠一样,虽说都面临着危险,但在无法走出所处环境的情况下,处于沙漠的必然会因为缺少生存资源和死去,而处于丛林中的人却能够获取当地的资源继续生存下去。

    第二,要开拓普通的恒星系统,需要有大型的舰队、充足的人数和更高的科技水平。而人类所能派遣出来的船舰都是极其之小、人数也很少,至于科技水平,那也是在诺亚的协助下硬生生拔高的,失去了诺亚的协助之后,人类的科技也很快会被打回原型,毕竟科技同样也需要继承。

    第三,星际航行如果忽略掉时间因素,空间距离基本不成问题。诺亚方舟是按照诺亚给予诺克拉基本船舰模型建造的,所采取的材料也是地球之中最为稀少、最为顶尖、最为合适的。再加上有人工智能天书和诺亚百子随时应对危险。所以对这艘船舰来说,航行2万光年和12光年之间相差不是很大。

    第四,距离太阳太近的恒星系统,遭遇到外星文明继续袭击的可能性更大。这个原因也是最为主要的原因,袭击地球的外星文明既然是想要将人类赶尽杀绝,那么它们肯定也会考虑到人类可能会逃离到临近星系的可能性。而普尔星系2万光年的尺度,足够保证人类遭遇那个外星文明的继续追杀。”

    四个原因,足以证明诺亚方舟为何要选择更远的普尔星系。

    血虫侵袭人类第89天,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突然出现了,具体的外形人类无法探查到,到处于近地轨道的生命一号空间站却明显感觉到有着各种强烈辐射。

    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突然出现后第二分钟能够,近地轨道的所有空间站和探测器便瞬间被屏蔽信号,紧接着电力供应失效,所有空间站和探测是都失去了运作。

    此外月球基地和火星基地上的绝大部分设备也都是很快停止运转。

    而目前还停留在太阳系内的人类,都是需要有可循环的生命维持系统才能够正常的生存下去,在失去能源供应的情况下,空间站和基地立即就失去了氧气供应,所有人员的生命进入倒计时。

    一切都来得很突然,可人类却早已预料到这种事情的发生了。对付人类,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根本不需要进行任何形式的进攻,只需要禁用人类所使用的科技,人类便束手无策了。

    而在这一天,无尽二号方舟才航行到木星轨道而已,而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的出现,让方舟内的大部分设备失效,包括冬眠舱也不例外。

    十五个人员也很快被唤醒,但失去了能源供应和氧气供应,就算有宇航服的维持,这些人员也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

    无尽二号方舟见逃脱无望,立即手动改变船舰的方向,目标木卫二,也既是木星的一颗卫星,名为欧巴罗。

    在无尽二号方舟出发之前,他们其实就做好了外星战斗型随时可能出现的准备了,所以二号方舟除了第一个目标是前往鲸鱼座T星,还有第二个目标,那就是欧巴罗,这个富含着十万米地底海洋的卫星。在速度极快、距离极近的情况下,二号方舟根本来不及减速,甚至连目标都无法锁定,直接就撞向了木星这个巨大的气态行星。

    只不过二号方舟在撞向木星之前,从内部发射了一个小型飞行器,其实也只是一个两米直径的逃生舱,借着还能运转的小部分设备调整了轨道,撞向了木卫二。

    极快的速度使得逃生舱撞向木卫二表面的瞬间爆炸开来,其内的人员也瞬间化为齑粉。但有一个微小的设备完好的被保留下来。这是一个核桃大小的锥形物体,坠落到木卫二表面后散发出高温融化了一部分冰层,随后嵌套在冰层之中,不再动弹。

    这个物体也是人类为诺亚制造的基地之一,其内有着诺亚的分裂体之一。

    早在一个月之前,诺亚便分裂成五万份并沉寂下来了,现在的诺亚除了接收一小部分信号之外,半点动静都不会出现。

    它也很快发现到,在太阳系小行星带位置,就只有一个一米多直径的黑色圆球在缓慢旋转着,并散发出大量的辐射。

    诺亚的五万份分裂体在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的袭击下,很快有一大半就被破坏了。

    黑色圆球在太阳系内的运转持续了33个地球时,到了这个时候,太阳系内的人类已经全部死亡了,而诺亚的分裂体也被破坏掉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但还是有极少部分的分裂体保留下来了。

    而黑色圆球接下来的行动,诺亚也清晰地观察到。

    它停止旋转之后,飞向了地球,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方式,近地轨道上的空间站和探测器瞬间震荡爆裂,随后完全消失。

    “万恶的维斯特,你们禁锢了我们族人八千昔流年了,何时履行承诺,放我们自由?”

    地球之上,密密麻麻的血虫在地面拥挤着,庞大的海洋已经被它们吸食到干涸了,经过了九十多天的进化,血虫的智慧已经达到了一个极端了,但是在它们的生命基因之中烙印着禁锢,它们进化到一定的阶段后就再也无法进步,只能在漫长的时间之内等待死亡。不过伴随着进化,它们似乎记起了前往地球之前的记忆。

    诺亚能够接受到血虫和黑色圆球之间的通讯信号,但是以它的技术水平只能破解到血虫的言语中的含义,至于那个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他无法破解。

    “你们说过了,只要积累足够了一万左吞单位的灵魂之源就还我们自由,现在还没有足够吗。”

    依旧是血虫的信号,停顿了一段时间后,血虫的信号再次被诺亚接收到。

    “不可能,都八千昔流年了,我们蔓延了至少三万亿次,怎么可能连一万左吞单位的灵魂之源都还没有积累完毕,你们不遵守信用!”

    “维斯特,你们不遵守信用!”

    同样的呐喊在地球之中不断回荡着,而黑色圆球似乎无动于衷,不久后它再次旋转起来,地球之内关于血虫的信号瞬间消失,随后寄存在月球内部的诺亚分裂体能够明显观察到那些密密麻麻的血虫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分解着,短短几分钟,地球表面的血虫全部消失。

    失去了海洋和所有生命迹象的地球,此时就像是一个光秃秃的大铁球一样,早已没有任何美感。

    随后月球似乎被某种力量推动着,公转速度加快,随后超过了第二宇宙速度,脱离了地球的引力,以一个尚未稳定的轨道绕着太阳公转。月球从一个卫星变成了一个矮行星。

    紧接着地球也被那股奇特的力量推动着,自转的速度加快,围绕太阳的公转速度也明显加快,在持续加速的情况下,地球环绕太阳运转的轨道越拉越长,最后超过了太阳的逃逸速度,脱离的太阳的束缚,飞向了宇宙深空。

    所有奇特情况,原因均出自于那个黑色圆球。

    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到达地球之后,做出了一系列举动,而且都是雷厉风行地清除掉所有的障碍,这一系列举动诺亚都可以理解,但让他不太明白的是,它为什么要把地球送出太阳系,更奇怪的是为什么还要把月球留下。

    诺亚自身也进行了推算,从血虫之前那只言片语中,或许能够得出这个外星文明之所以要袭击人类文明,是为了获得所谓的灵魂之源。而这个灵魂之源就藏匿在地球之中,它们清除掉其中的生物,随后再把地球带到它们的星系之中去。

    至于这其中到底使用了什么手段,诺亚自身也无法了解到。

    只不过接下来那个黑色圆球的举动让它觉得更加奇怪,它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方法,居然也改动了金星的自转方向和速度,并把它稳定在此前地球所属的轨道上,最后再次改变月球的运动,将其作为金星的一颗卫星。

    从这些行为的表面,可以分析出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是想要利用金星模拟出之前地球的情况,可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还是无法理解。

    改变的星球的运动看似很简单,其实那个外星文明也耗费了很长的时间,改变金星轨道且包括之前送走了地球,这一切的举动事实上是耗费了将近十个地球年的时间。

    只是诺亚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时间方面的感受,所以无论是十天还是十年,对它来说影响都不大,它此时唯一的目的就只是观察那个黑色圆球而已。

    稳定了金星的轨道之后,黑色圆球又进行了下一步的举动,它落到了金星地表,利用一种奇特的方式,吸收掉了金星上大量的气体,并调整了金星的内部构造,将它很多的参数改动得渐渐接近地球。

    只不过这个改动的持续时间注定要极其之久,因为就算是科技水平极高的外星文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一个星球改造成一个生命可宜居的星球。

    诺亚简单估计,黑色圆球如果想要将金星完全改造成地球那个参数,至少需要一千个地球年的时间。

    人类宇宙历126年,无尽方舟经过了一段艰苦的航行,终于到达了半人马座α星系。

    半人马座α星系是一个三合星系统,也即是说这个恒星系统是由三颗恒星组成的,分别被命名为半人马座α星A、B、C,其中半人马座α星C被命名为“比邻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之一,距离为2光年。

    不过无尽方舟的目标并非比邻星,而是半人马座α星B,因为这颗恒星之中存在着类地行星,质量与地球相当。

    不过遗憾的是,它并不适宜人类居住。它的轨道离阿尔法星B的距离太近,仅仅为600万公里,这导致它的表面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很显然这个行星完全不能够作为人类繁衍的地方,但这是无尽方舟唯一的选择。这颗行星被称作“烈焰星”。

    无尽方舟在进入阿尔法星系之前便进行持续的减速了,越过了比邻星到达阿尔法星B后才减缓至常规速度,最后进入了烈焰星的轨道。

    之后无尽方舟内部分的人员唤醒,尽管方舟内的人工智能为它们调配了最适当的生活方式,但方舟内的资源实在太少了,最多能够维持三十个人员基本的生活60个地球日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如果他们寻找不到足够的资源,便注定走向死亡了。

    所以无尽方舟内的人员都是轮流苏醒和进行冬眠的,每一次只苏醒两个人,用这种方式来维持的话,能够让方舟内的人员勉强生活500个地球日的时间。

    但是一艘小小的船舰,加上两个人员的能力,能够在烈焰星这片“地狱”之中获得什么生存资源?

    面临这种困境,他们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最后的结果还是如同此前诺亚所预料的一般,它们在缺少生存资源的情况之下步入了灭亡。

    人类垂死挣扎发射的无尽方舟在半人马座α星系之中只存活了一百多个地球日而已,有些人甚至是在无尽的绝望中自杀了,因为他们看不见未来。

    人类宇宙历1957年,外星战斗型人工智能在太阳系的改造工程完毕,黑色圆球在漫长的时间里面将金星改造成了一颗几乎跟地球一模一样的宜居行星。

    包括自转时间、公转时间、大气含量、表面温度和磁场等等,黑色圆球完全就是按照地球为圆形来进行改造的。

    在它的改造之下,金星自然而然也成为了生物宜居的地方,而黑色圆球应该是从之前血虫的体内提取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基因,从细菌层面开始向金星投放生物。

    一步一步地,直到最后金星孕育成了此前地球那个模样,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物种依旧存活着,唯一不同的是,金星上面没有人类。

    将金星改造完毕之后,黑色圆球差不多耗费了两千个地球年的时间,一直观察着的诺亚不清楚这个外星文明耗费这么大的工夫改造一颗星球到底是为了什么。但是能够确定的是,金星之中肯定也有外星文明需要的东西,只是目前取不了,需要改造一番之后才能够获取。

    经过前后的观察,诺亚再结合之前血虫信号中所提及到的“灵魂之源”,让它推算出了一个假想:黑色圆球之所以改造金星,是想要养殖地球生物,生产更多的“灵魂之源”。

    这个假想虽说诺亚无法论证它是完全正确的,但却能够验证外星文明进行的种种举动。

    地球上的生物经过了38亿年的演化,产生了大量的奇迹。而地球生物也算是极为古老的生命了,如果真的存在所谓的“灵魂之源”这种资源的话,以地球38年的生命演化史来说,产生大量的“灵魂之源”也是正常的。而这个,就就有可能是外星文明袭击地球的原因。

    而那个黑色圆球之所以要改造金星,极有可能是想保留地球的生命多样性,想让这些生命继续繁衍下去,产生更多的“生命之源”,等到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它们就能过来获取。

    黑色圆球将金星改造完毕后,便离开太阳系了,是回到它的母文明还是去哪里,诺亚无法知晓。而最让诺亚感到难办的是,经过了黑色圆球长时间的无目的辐射进攻,诺亚众多分裂体之中虽说有一小部分保留下来了,但是全都都丧失了自由行动的能力,那些嵌套在太阳系内的各个分裂体完全不得动弹,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它将永久被禁锢在这里。

    人类宇宙历993050年,人类最后的希望——诺亚方舟在经历了近百万年的航行,终于要到达了普尔星系。

    在距离普尔星系一光年外的位置时,诺亚方舟便开始减速,等到达普尔星系的外围轨道时,已经减到了常规的速度。

    人工智能天书判定诺亚方舟到达普尔星系之后,便立即唤醒冬眠之中的舰长罗萨马科斯和其他一些控制飞船的工作人员。

    进行简单的观察和调整之后,诺亚方舟前往普尔星系的第四颗行星,这颗96倍地球质量、环绕普尔恒星公转346个地球日的类地行星,将会是人类今后第二个家园。

    从远处观察,就能发现普尔行星跟地球一眼,有着蓝色的海洋和绿色的大陆,在其周边还有两个卫星围绕着它转动。诺亚方舟先是减低速度,进入普尔星系的近地轨道,置放出一个探测器在轨道航行后,调整方向和速度,往普尔星系降落。

    最后诺亚方舟降落在普尔星系北半球某个大陆平原之上,事前观察好降落位置让诺亚方舟降落得非常平稳。

    一切都稳定之后,所有诺亚之子从冬眠舱内被唤醒,郑阳文的冬眠舱也是被打开,当他生命征兆恢复常态之后,他挣开了双眼。

    新的世界,我来了!

    一百万年的航行,诺亚方舟能够到达普尔星系实属是运气极好,毕竟宇宙危险何处不在,而2万光年的距离又是何等之远。

    在这一百万年之中,诺亚方舟遭遇过了上千万次事故,其中大大小小都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事故,人工智能天书能够自行处理。但是还是有上万次事故天书很难处理,便多次唤醒了处于冬眠中的各方面的专家。

    就比如华飞,他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他在这漫长的旅途之中就被唤醒过了1246次,每一次唤醒的时间基本不超过4个小时。最快一次甚至是被唤醒后30分钟就重新进入冬眠,而最慢的一次也只是三天的时间。

    前前后后华飞被唤醒的时间加起来也是一年都不到,所以这对他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而郑阳文在这近一百万年之中,只被唤醒过两次,但都是常规的测试的调试,避免郑阳文在长期的冬眠之中身体出现什么异常,除此之外并没有他什么事。

    等到诺亚方舟在普尔行星稳定下来之后,他才再一次被唤醒。

    “早上好,小郑!”郑阳文从冬眠舱醒过来之后,脑子尚且有些空白,他坐了起来,愣了一会儿之后抬头看向眼前,问道:“我们到了?”

    唤醒郑阳文的是赵安国,诺亚方舟内军事小组的副组长,他处理着休眠舱的一些设备,笑道:“到了,我们现在已经在普尔行星之上了。”

    “真的?”郑阳文闻言瞪大眼睛,猛地起身,但脚掌刚着地,便感觉腿部无力,整个人差地甩到地板之上。好在赵安国及时扶住了他,说道:“别着急,你现在刚刚醒来,血液尚未流通,缓一下。”

    说着赵安国把郑阳文又扶到冬眠舱之上,说道:“我们降落到普尔星系已经是第三天,其他方面的人员基本都已经醒来并投入到工作之中去了。”

    “普尔行星是什么样的?”郑阳文眼睛大亮,很是好奇。在还没达到普尔行星之前他对这儿还没有什么感觉,但现在身处于这个新环境之中,他立即就对这些未知的事务充满了兴趣了。

    “别急,在你还不能正常行动之前,我先简单跟你说一下吧。”赵安国往身旁的墙壁点击了一下,随后整个白色的墙壁的颜色都迅速变换着。

    郑阳文知道诺亚方舟内有诸多墙壁都是用特殊的材质制作的,都可以单独作为显示器来使用,也可以合并起来做成一个大的显示屏来用。

    随着赵安国点击下去,墙壁内显示出了一片原始丛林的画面。刚开始郑阳文一看以为这是地球上某一个森林,但仔细又看了几眼,发现里面的植物他都非常的陌生。

    同样有绿叶和树干,但是这些结构跟他以往在地球看到的都是截然不同,此外还有某种奇特的尖刺从那些树干中间冒出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锐利的光芒。

    “这些是?”郑阳文愣了一下,随后立即问道:“这些是普尔行星上的植物?”

    “对!”点了点头,赵安国说道:“在到达普尔星系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对周边进行观察,这是发出去的探测器所传送回来的画面。乍看之下你会发现这些生物跟我们地球上的植物是何等的相似,甚至我们可以断言它们就是植物,同样也是进行着光合作用。”

    “哇!”郑阳文目不转睛地盯着墙壁上的画面,里面出现的每一个细节他都不肯放过。突然他指着左上角某个植物的木枝,大喊道:“那个是动物吧,它在吸食着那棵植物?”

    赵安国笑了笑,划动了一下墙壁画面,将郑阳文刚才说的那个位置放大,最后可以看到一只通体漆黑,长着尖锐口器的奇特生物正趴在一根枝条之上。它那尖锐的口器戳在树干之中,似乎在吸食着什么。

    “普尔树蜱虫,这是方舟内的生物学专家暂时为它命的名,不过关于这种生物具体的生命结构,还是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的。”赵安国说道:“这两天我们已经观察到六十多种类型的生物,现在巴德雷克斯正带着一支探索小队外出去搜集一些生物标本,等他们回来之后,经过生物学家们的实验就应该能够分析出那些生物具体的情况了。”

    点了点头,郑阳文活动活动了自己的腿部,发现身体已经灵活很多了,便走下休眠舱,一落地他便惊讶说道:“这里的重力跟地球那里好像一模一样!”

    “那是自然,普尔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96倍,几乎没太大的区别了。”赵安国关闭掉郑阳文冬眠舱的外部设备,说道:“不只重力,这里的大气含量和昼长夜长和地球都是十分相似的。走吧,先离开冬眠区,其他人在外面等着你呢。”

    冬眠区是诺亚方舟内的一个区域,位置是比较狭小的,但它存放着一百多个冬眠舱,只留下一条狭小的走道可以让被唤醒的人能够通过。

    打开了冬眠区的门,外面就是生活区的范围。生活区的面积虽说比冬眠区大不少,但由于要置放不少的设备,所以同样也显得十分的拥挤。

    走出门外后,郑阳文立即就看到熙熙攘攘几十个人在生活区内工作的,刚出门他也刚好就碰到荣浩然正在左手边墙壁画面上操作着,看情况应该是在录入一些资料。

    “嘿,阳文,醒来了?”荣浩然跟郑阳文打了个招呼,随后似乎是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招手说道:“你来得正好,要不要看一下我刚刚整理的一些资料?”

    郑阳文闻言答道:“当然可以,我现在啥都不知道,还希望你能够跟我说说呢。”

    站在郑阳文旁边的赵安国也拍了拍他的肩膀,对荣浩然说道:“那好,荣兄弟,你就负责跟郑兄弟讲解一些事情了,我有事就先行一步了。”

    “行!”点了点头,荣浩然说道:“交给我吧!”

    郑阳文看着赵安国走远后,便转身走到荣浩然旁边,说道:“那好,你要给我讲什么呢,我现在对于这个普尔行星可是非常感兴趣呢!”

    “别急!”荣浩然滑动了一下墙壁画面,调出了一张照片,说道:“这是普尔行星的照片,怎么样,和地球很相像对吧!”

    郑阳文盯着那张照片,发现这应该是在普尔行星的近地轨道拍摄的。转念一想他也立马知道了,这应该是诺亚方舟随行配置的一颗小型的卫星,在诺亚方舟降落普尔行星之前,它应该就被投放在其的轨道之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