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宗利奥十三世

    第三章 教宗利奥十三世 (第2/3页)

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塑像、精美细致的浮雕,彩色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光亮照人。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

    在十字架交叉点处是教堂的中心,中心点的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华盖,华盖的上方是教堂顶部的圆穹,其直径42米,离地面120米,圆穹的周围及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图案和浮雕。一束阳光从圆穹照进殿堂,给肃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那圆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门。

    圆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耶稣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廊檐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的是罗马时间。大殿内有很多巨大的雕像和浮雕,大殿的左右两边是一个接一个的小的殿堂,每个小殿内都装饰着壁画、浮雕和雕像,最著名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哀痛雕像和一座圣彼得的青铜塑像。

    当然,这些都不是恩斯特需要注意的,因为欧仁大主教已经带着他来到教堂中心的祭坛上,他的面前有十几个人,统一的老者可是他们身上的教袍、高冠、权杖、权戒、小圆帽代表着他们不同的身份。

    红袍大主教、白袍教宗……

    又是一阵叽里呱啦,随后几人吃惊的看向恩斯特,恩斯特猜测也许和自己那句罗马语感慨有关,尝试着重新说一句,随后……

    教宗很开心、非常的开心,因为他看到教会复兴的希望、重新夺回教皇国的希望!

    利奥十三世是1878年继位的教宗,可是同他的前辈不同,他的教宗生涯是充满坎坷和崎岖的,因为教皇国已经消失不见,甚至意大利国王还想要剥夺他的政治权利。

    他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教皇,生于罗马南部山区的一个中上等家庭。1831年取得神学博士学位,1837年任神父。1843年,作为教皇格列高列十六世的全权代表,总领主教衔派驻布鲁塞尔,他曾访问过科隆、伦敦和巴黎,对欧洲的工业化和议会制度有所了解。1846年在佩鲁贾教区任主教。1853年任枢机主教,继续在佩鲁贾教区任职,1877年前往教廷,任事务长,开放梵蒂冈珍藏,鼓励研究圣经。1878年2月任教皇,是梵蒂冈丧失教皇国以后当选的第一位教皇。

    担任教皇的这些年里,他竭尽全力企图恢复教皇国,他曾向卑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