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月革命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二月革命 (第2/3页)

动的发展才暂时被中断。

    此时俄罗斯内部的经济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俄国的工业基础本来就不够发达。1913年,俄罗斯全国钢的产量只有420万吨而机器制造业、化学工业相对薄弱,而且还没有汽车制造业,许多机器、武器仰赖外国。

    战前,俄国进口的机器占37%,重要的设备、车床的自给率不到1/3。战争削弱了俄国同国外的商业联系,机器的进口大幅度下降。1914~1916年,俄国机器工业虽有所增长,但其产品绝大部分都被战争消耗掉。

    据统计,这期间123个大机器制造业的产品从20030万卢布增加到95460万卢布。平均军工生产每年增长13倍多,而民用生产只增长长40%。1916年,农业机器产品只有战前的1/5,机车、车厢的生产明显减少,机车减少16%,车厢减少14%。机器、车床严重不足,又影响矿石、煤炭、石油开采量的下降。由于缺乏燃料、原料,高炉停火,许多工厂不得不关闭,战前靠进口棉花生产的纺织厂纷纷停产。

    1916年,彼得格勒有20%的织机不能开工。在前线,武器、弹药严重不足,每月至少需要6万支步枪,而1914年8~12月只造出13万4千支步枪。每月需要机枪800支,而1914年下半年总共才制造机枪860支。交通、运输严重阻塞。铁路承担不了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

    1916年最后5个月,铁路为军队运送的粮食只能满足需要量的61%。到1917年,粮食运输量又下降,1月为50%,2月为42%。有的伤兵几天领不到食物和纱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城市粮食匮缺,但在西伯利亚、乌拉尔、里海、伏尔加河和顿河一带却有大量粮食、肉、鱼烂掉。1916年全国储存变质的粮食达15万车厢。海运也不妙。波罗的海、黑海早被德国、奥匈所封锁。俄国和盟国的联系主要通过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和海参崴,但是内地和摩尔曼斯克之间没有铁路。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到沃洛格达之间的铁路是窄轨,运输实不便。

    海参崴离俄国腹地很远,结果大批货物被堆积在港口无法运入内地。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码头堆着一箱箱供兵工厂使用的车床。在摩尔曼斯克,船只等待卸货要等几星期、几个月。当然那只是前世而已,实际上此时西伯利亚大量的粮食和鱼肉都被玛利亚城消化掉,他们用低廉的价格购买随后出售到东北地区。赚钱的同时也增加玛利亚城在西伯利亚的基础,数以十万计的东北、蒙古地区难民来到西伯利亚地区寻求玛利亚女大公的庇护。

    大战爆发后,俄罗斯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应征入伍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达1,500万,其主要来自农村。据1917年调查,在欧俄50个省份内,农村男劳动力减少47.4%。耕地面积减少1千万俄亩。耕畜从1914年的1800万头减少到1917年的1300万头。粮食收获量减少1/4。

    运输的困难又使城乡联系实际中断,在市场上粮食、肉、糖和其他农产品日见短缺,1916年12月,彼得格勒只能得到计划供应粮食的14%。地主、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