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

    第一一〇二章 京城人士(第一更) (第2/3页)

,虽然名头响亮,但没多少实权,沈家三代子侄中能娶的仅仅是县里有些名望的大家闺秀。

    但沈溪履任东南沿海三省督抚,作为正三品的右副都御史,统调一方军政大权,甚至带兵平匪立下功勋,沈家在宁化的地位陡然提升,知县已不是说过年过节上门送个礼问问家里的情况,而是一有空就登门拜访,嘘寒问暖,甚至为李氏的病遍寻名医,唯恐巴结不及。

    在这种状况下,适逢婚嫁年岁的沈永祺最有福气。

    无数人听说沈永祺要娶妻,都把汀州府以及周边府县名门闺秀介绍过来,希望能跟沈家结成姻亲。

    但沈永祺老早就失去父母庇护,这些年在家中,随着两位兄长相继成婚,他不识字、地位不高,使得他有很深的自卑心,所以他选了一个画像看上去文静漂亮,识几个字但家境一般的老童生的女儿,把婚事给定了下来。

    周氏自己刚得到阁老家的嫡长孙女谢恒奴当儿媳妇,不可一世,沈永祺要迎娶小门小户的闺女进门,她跟王氏等人的想法不同,根本就不需要通过联姻锦上添花,于是选择支持沈永祺,并且大操大办,没让女方家中出嫁妆,自己搭进去不少。

    沈永祺成婚没多久,小两口过日子过得和和美美,没打算分开,周氏上京,按照沈溪之前的交待带上沈永祺,周氏便将沈永祺和他夫人沈康氏一起带在身边,这样她在路上也有个人可以使唤。

    周氏有点儿把沈康氏当作自家儿媳妇对待的意思,随意呼喝,沈康氏知书达理,对周氏这个沈家崛起的“大功臣”恭敬异常,言听计从。

    虽然沈康氏嫁的不是沈溪,但她嫁到沈家为娘家带来的荣耀一点儿都不少,她的父亲,屡试不第,之前几个儿女嫁得都一般,却能让小女儿嫁到宁化望族沈家,让康家人大有面子。

    至于周氏本家侄子周羡,乃是周氏兄长的儿子,年近二十,为人机灵,在周氏回宁化县后,每次上门拜见,都是姑姑长姑姑短,把周氏说成周家出的金凤凰,哄得周氏非常开心,此番终于有机会跟随姑姑一起前往京城。

    周羡虽然早已成婚生子,但他并未带女眷在身边,平日总是围着周氏转,希望能得到姑姑的庇护。

    杨文招在跟随周氏上京的三人中最是木讷和胆怯,他比沈溪小一岁,尚未婚配……杨家人在府城有一定名望,本想早点儿给杨文招娶妻,但又想让杨文招试试能不能在科举路上有所建树。

    结果杨文招连续考了三次县试,都未能中,杨家人也就死心了,虽然以前杨沈两家有些龌蹉,但杨文招是沈溪钦点要带去京城栽培的后辈子侄,周氏按照沈溪吩咐,去信长汀县,杨家人听说沈明钧夫妇不计前嫌,高兴得不得了。

    杨文招的母亲杨沈氏亲自送儿子回宁化县,说是回娘家省亲,但其实是送儿子来见沈明钧夫妇,察言观色,看看小弟一家对自己儿子如何,后来见周氏并无歧视之意,这才放下心,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让儿子去京城跟着表哥沈溪出人头地。

    杨文招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